2025-07-07 星期一

闽浙七县“抱团”为廊桥申遗 共推木拱廊桥保护

来源:东南网 编辑:范璇妮

图为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推进会现场。

图为位于寿宁下党乡的鸾峰桥。何家进 摄

7月19日,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推进会在福建寿宁举行。福建省寿宁、屏南、周宁、政和四县与浙江省泰顺、庆元、景宁三县会上就共同设立廊桥保护与申遗七县联盟,推进廊桥申遗与保护工作达成了共识。

木拱廊桥,也称虹桥,木构建拱,桥上盖顶为廊,是中国传统木构桥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木拱廊桥显示我国古代桥梁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是山地人居历史传承的重要人类遗产。我国现存木拱廊桥110余座,多集中在福建东北、浙江西南的边界一带。

福建寿宁现存保护完整的木拱廊桥有19座,是木拱廊桥保存最完整、年代序列最齐全的集中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

2003年,福建宁德市“闽东廊桥”申遗,几乎同一时期,浙江省组成“浙南廊桥”也在申报世遗预备名单,然而,福建和浙江两省的申遗最终均未成功。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浙两省木拱廊桥抱团“打包”申遗最终在2011年12月实现,考虑到中国古廊桥主要分布在闽浙边境,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寿宁在内的闽浙两省7个县市签订了《中国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忘录》,廊桥抱团申请终于达成了统一的方案。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闽东北浙西南具备条件的22座木拱廊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意味着闽浙木拱廊桥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

“木拱廊桥申遗与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相契合,是向世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会上,浙江省考古所副所长黄斌指出,为加速推动申遗进程,首先要加大研究力度,关注建造环境,使木拱廊桥的内涵不断丰富。同时要加强保护,防范自然冲击和人为破坏,确保遗产延续,在监测预警、科学规划、宣传方面多做功夫,争取在申遗工作推进中弯道超车。

福建省文物局调研员何经平说,“廊桥申遗等肯定等不过来,必须要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同时,他建议,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可借鉴“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解决各县各自行动、机制松散等问题,树立明确的申遗目标,推进申遗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19日下午,闽浙七县的专家、学者及代表一行来到寿宁县下党乡实地考察鸾峰桥。

鸾峰桥,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建,桥长47.6米,拱跨37.2米,是全国单拱跨度最大的贯木拱廊屋桥。1989年7月19日,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来到下党乡,在鸾峰桥上进行现场办公,为下党乡的发展解决瓶颈问题。这座廊桥就见证了这一段难忘的历史。

当天,闽浙七县的代表就在鸾峰桥上签署了《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协定》。

根据七县所达成的共识,联盟将成立专门的联合申遗办公室,统筹各申报地的工作进度与质量,动员相关部门为申遗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并做好廊桥周边环境整改及宣传科普等相关工作,七县联盟将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廊桥保护与申遗合作的重大事项,争取在2021年获得推荐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