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星期六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你拉后腿了吗?快来抱抱这些地方朋友的“大腿”!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计算?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辑:林鹏羽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居民生活变化水平情况的基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详细内容

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

指调查户因承担记账工作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和其它途径所得到的现金。不包括实物部分。(来源:网易新闻)

那么分地区看,各地的收入水平如何?记者通过选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直辖市以外的5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对其各个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进行统计梳理,发现在这东部5省中,浙江最为富裕,其所有地市人均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江苏均存在一定的区域差距。

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在东部5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刚好是环杭州湾分布。

杭州湾之外,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浙江省党代会报告起草组在解读省党代会报告时分析,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富”的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富”,主要体现为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保持较高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富裕。

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

在2016胡润百富榜中,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浙商人数仍然排名第一。若考虑到人口基数,浙商的领先优势就更加明显。2015年,浙江总人口为5539万人,位列国内各省份第10位,仅相当于广东、山东的一半左右。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浙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无论是劳动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创新都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种成本、费用。浙江最早在全国实行省管县,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都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