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建阳•美丽麻沙 黄坑”艺术家创作慈善行活动艺术家进行集体创作(郑文平摄)
中国网福州7月23日讯(通讯员丁晓雄 )日前,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乡村行》摄制组将走进“理学名邦”——南平市建阳区,深入建阳区麻沙镇和黄坑镇进行长达半个月的拍摄,后期将制作成每集25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并在央视7套播出,充分展现建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美丽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首次被纳入五年计划。
22日艺术家深入麻沙参观美丽乡村后在进行主题创作(郑文平摄)
建阳具有1800余年置县历史,是福建省最古老的5个县邑之一,朱熹、宋慈故里,建本建盏之乡,“图书之府”、“理学名邦”和“七贤过化之乡”闻名于世。
同时,也是中央苏区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福建省“十大醉美县城”、“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2016年5月,在“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评选活动中,建阳区荣获“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称号,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23日艺术家在深入黄坑参观美丽乡村后在进行主题创作(郑文平摄)
近年来,建阳区致力做好“生态”文章建设美丽乡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色格局”、提升“绿色实力”、构建“绿色屏障”。
通过持续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中心村镇及重要流域沿线、重要区域周边村庄整治建设,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等手段,建阳区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精品村庄,现已拥有62个美丽乡村,其中2个为南平市五星级美丽乡村,9个四星级美丽乡村。
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寒致词(郑文平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麻沙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古时书商云集、贸易发达,留下了一批明清古建筑,形成了一方传统民俗文化。2017年将打造3个五星级美丽乡村,楠木林景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景区验收,德懋堂3A景区创建也在有序进行。麻沙镇还巧妙地将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元素融入到集镇建设中,游酢文化广场、建本文化长廊、建本文化公园等活动场所已投入使用。在全长3.98公里的防洪堤景观带上,让人真切体会到“处处有典故、步步皆文化”的感受。现在的麻沙,处处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互协调的新气象。
“艺术建阳•美丽麻沙黄坑”艺术大师创作慈善行活动艺术家代表-毛泽东主席特型演员李俊杰发言(郑文平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乡镇黄坑镇充分挖掘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全域旅游。经过努力,目前,“十里长涧”景观长廊景点初具规模。黄坑镇先后顺利通过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考评验收。同时,把桂林村等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村结合实际,建设了村口景观、凉亭、村道整治、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民房斜屋面改造、休闲广场、河道整治、乡村旅游小品等项目。现在的黄坑,镇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花中,呈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园林新景观。
此次《美丽中国乡村行》摄制组走进黄坑镇、麻沙镇,朱子林(朱熹墓)、“十里长涧”景观长廊、桂林村、大竹岚、拟态蛇园、武夷天池、东方红现代农业观光园、黄坑烛桥、蔡氏九儒、建本、楠木林、武夷彩虹谷等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乡村建设成果将会成为重要拍摄内容。同时,栏目组还将镜头对准建阳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它们代表了“美丽中国”的建阳样本。
举办方代表与“艺术建阳•美丽麻沙、黄坑”艺术大师创作慈善行活动艺术家及艺术家集体创作作品合影(郑文平摄)
此外,为了全方位展现建阳之美,前期还启动“艺术建阳·美丽麻沙/黄坑”艺术大师创作慈善行。还邀请中国名家、知名艺术家至麻沙镇、黄坑镇进行主题艺术创作,从艺术的角度诠释麻沙、黄坑的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
本次活动还举办“我为家乡代言”活动,通过代言人的方式,在新媒体推出能代表麻沙、黄坑两个乡镇的特色文化、生态美景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美丽家乡的宣传和建设中。
建阳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建阳麻沙、黄坑,给建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视窗,既能体现建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贤的精神财富,又能展现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向全国人民展示建阳美丽乡村的诱人魅力,让更多的美丽乡村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