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骜】台湾“中央社”7月25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星期一(24日)表示,军方正准备在美国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再次测试“萨德”系统。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海军上校杰夫·戴维斯星期一说,“萨德”系统“即将”进行测试,这些测试属于“例行性质,以确保此系统备妥”,在实际地缘政治情势出现前即已排定。
美媒称,美国海岸警卫队在给航海人员的一份通知中说,此次试验可能最早于星期六(29日)进行,建议船只避免进入从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到夏威夷之间的广阔海域。
7月11日,美国刚刚进行过“萨德”系统的拦截测试。22日,美联社又爆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消息称,美国将再次进行“萨德”反导系统的拦截测试,时间最早可能在本周末。
根据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通知,这次“萨德”反导系统拦截测试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进行,建议海军陆战队队员周末避开科迪亚克岛与夏威夷之间的相关海域。

当地媒体报道报道说,美国一些陆军士兵目前已经在发射场进行临时驻扎。
一月内两次测试 美军高调秀“萨德”
7月11日,美国空军的一架C-17运输机在夏威夷北部空域,投掷了一枚靶弹;部署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上的一套“萨德”系统侦测到目标后,发射拦截弹,并在空中将目标摧毁。虽然美国军方没有透露11日拦截测试中靶弹的具体射程,但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在随后的声明中说,美军首次使用“萨德”成功对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目标实施了拦截。
靶场不等于战场 “萨德”成功率“水分”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军方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方面都强调,自2006年以来,“萨德”系统在总共14次测试中全部成功。不过,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看似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其实水分很大,因为靶场不等于战场,测试时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这与战场上多变的情况不能划等号。

专家解读:一月内两次测试萨德 美方用意何在
不出一个月,接连两次进行测试,如此密集的动作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来看看军事专家杜文龙的分析。

专家:短时频繁测试 或有“推销”意味
军事专家杜文龙说,“靶场数据不能与战场数据划等号,只能通过高频度的试验才能让技术指标更加成熟。设置更加严格的对抗环境,使测试指标跟战时数据更大程度的接近,这有可能是完善萨德系统考虑的第一步。同时,短时间高频率的试验很可能有‘推销’的意味,比如今后萨德在亚太地区、欧洲地区等进行大规模的推销,那么通过连续的试验让潜在买家了解萨德的实战功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部署萨德的地区有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力挺,而想要部署萨德地区会受到某种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