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出台文明县城创建网格管理办法
一个人 一个故乡 一座城市
每个人都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
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
城市文明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这个夏天
在炙热的骄阳下
闽侯人点燃起如火的激情
再次开启这座城市追梦文明的征程
共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之约

(今天(7月25日)上午,闽侯县委书记李永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莉赴甘蔗街道检查文明县城网格化管理工作。·吴国棋/摄)

为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闽侯县出台了《文明县城网格化管理方案》,在县城区域实施文明县城创建网格化管理。旨在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岗、责任到人的方式,在整个城区建立标准明确、责任细化、监管有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定性为定量,不断提高文明县城创建精细化管理水平。
网格化怎么做?
划定网格区域。此次文明县城创建实施网格化管理,共将县城甘蔗及周边相关区域,以主次干道、社区街巷为分界线,划分为31个网格。各个网格由县处级领导担任责任领导,责任人由2到3个县直单位主要领导组成,每个网格配联络员1名。
明确管理职责。网格机构(指包段领导与责任单位)主要负责查摆网格内与文明县城创建有关的市容市政、公共交通、市场经营、文化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网格辖区内的单位、街道村居等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4大重点31个小点推进创城工作
在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过程中,各网格将围绕“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总体要求,检查、督促相关单位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市容环境管理
(1)环境卫生。包括城乡主次干道、住宅小区、背街小巷、甘洪路沿线等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县城地区垃圾筒(果皮箱)设置、管理等。
(2)门前三包。包括沿街单位、店铺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情况等。
(3)占道经营。包括店外店、越线经营、流动摊点、流动摊车、高音喇叭沿街叫卖、流动烧烤点有序疏导等。
(4)乱张贴。包括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候车亭等处的乱张贴、乱涂写等。
(5)散发小广告、沿街叫卖和乞讨。包括在人行道和公共场所散发各类宣传单、小广告、沿街叫卖、卖艺、乞讨等。


(开展环卫综合整治,提升县城整体形象)
(6)建筑工地。包括规范建筑工地围档建设,发布公益广告;落实净车出场、文明施工,整治渣土车滴、撒、漏等。
(7)市政设施。包括人行道道板彩砖、护栏、无障碍设施等损坏和公共座椅、窨井盖、店牌店招、破损灯箱广告牌等。
(8)公园绿地。包括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晨练点等环境卫生、绿化美化。
(9)居民社区。包括社区、居民小区的环境秩序以及技防、消防等。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志愿服务站点建设。
(10)内河。包括清理河道垃圾、河坡岸垃圾、白色污染物等;河道周边污水排放口的治理、河道沿线行道树种植等。


(开展清理“城市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
交通秩序管理
(1)交通秩序。包括交通路口秩序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等)闯红灯、逆行以及车辆不按道行驶,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爬栏杆,司机不系安全带、斑马线不减速让行等。
(2)车辆乱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在非规定停车区域乱停车。
(3)机动车占道售卖。包括小货车、农用车占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售卖水果、鞋帽、衣物等物品。
(4)机动车上向外乱扔废弃物。包括机动车在行驶途中,驾驶员和乘客随意向外乱扔杂物等。


(交警部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5)出租车。包括违规经营、宰客,乱停车、车容车况不佳、服务态度差、拒载加载、不主动给票等。
(6)公交车。包括乱停车、不到站停靠、乱鸣喇叭、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以及公交候车亭损坏、线路牌缺失、广告牌破损等。
(7)非法营运。包括县城区范围内的机动车、“摩的”、残疾车等非法营运、拉客等。
(8)路牌标线。包括县城区道路交通标线以及路(街)巷指示牌、路牌广告栏等更新、修复、保洁。
(9)文明执法。包括交巡警和交通协管员的文明指挥、文明执法。
(10)长途汽车站。包括加强卫生环境、运营秩序、投诉处理机制、消防、安全疏散、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管理;设立志愿服务站点、落实志愿服务;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公益广告。


(志愿者上街劝导“文明交通”)
市场环境管理
(1)农贸市场。包括环境脏乱、占道经营、市场内外乱堆放、乱停放等。
(2)超市。包括消防制度不落实,门前占道摆摊促销,占道堆放货物影响居民生活等。
(3)中小店。包括中小餐馆、小理发美容店、小浴室、小歌舞厅、面包屋等无证经营、环境脏乱、消毒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4)宾馆酒店。包括环境卫生、消防制度和设施、投诉处理机制等问题。
(5)诚信经营。包括推进创建“诚信一条街”、“诚信示范店”活动,诚信店有醒目标牌、商店明码标价、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6)消防安全。包括市政消防栓和商场等公共场所消防设施问题。


(城管部门夜间整治占道经营)
文化环境管理
(1)网吧。包括接纳未成年人、场内吸烟、环境脏乱、消防制度不落实、黑网吧等问题。
(2)图书音像和电子游戏店。包括贩卖盗版图书音像、涉黄涉赌等问题。
(3)文体场馆。包括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环境卫生管理和禁烟措施等。
(4)校园周边环境。包括娱乐场所、经营户、校园门口治安和交通秩序等方面管理;
(5)医院。包括医院环境卫生、投诉处理机制、导医标识、主要收费项目公开、挂号和收费、发药等服务窗口排队等候时间长等方面的问题。


(营造良好创城氛围)
“创城”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自5月份以来,闽侯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实地督导组按照省级文明县城实地测评标准与要求,实地查看了26个县级单位,4个乡镇(街道)、31个创城网格化管理区域,共督导社区村委与社区19个。截止7月25日,共发现整理出创城工作存在的较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257个。按以责任单位为主体的办理统计第一期办结13个,正在办理42个,全县序时完成率61.82%。
各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县城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 修复主干道市政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为扎实推进“八闽首邑·文明同行”文明建设工作,县文明委还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创新管理办法,构建闽侯县文明县城网络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文明县城APP管理软件,在“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开设管理页面,以无线通讯网络为依托集成地图查询、问题收集、任务派遣、落实反馈、公众参与、综合评价等多种信息数据,实现多部门对文明县城创建日常管理信息共享、快速响应有效推进文明县城建设与管理。

届时,小编将为你隆重介绍闽侯县文明县城网络管理信息化平台,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