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宁德8月3日讯(通讯员 汤秀美)近一个月来,为了迎接“8·13”首个世界健身气功日,宁德市蕉城区掀起了健身气功习练热潮,习练场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20多天来,在“8·13”教学小组里,赵丽军、谢芬芳、陆建清、黄奇鸣、林洪英、苏翠婵等教员不辞辛苦,从组织发动、教学推广到巡回指导,忙个不停。晒黑了,累瘦了,声音嘶哑了,有的感冒了,有的中暑了,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坚持每天奔赴各个站点教学,一遍又一遍,一轮又一轮。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组织发动了500人,不仅要教会他们,还要整齐划一。
在这些对健身气功充满赤诚的人们之中,有一些人,他们特别有耐心,特别有热情,特别肯奉献,让人肃然起敬。笔者这就带您走近他们。
晨练点的“定海神针”


郦景阳光晨练点的陈泽泉先生,70岁出头了,每次活动他都总是带头,而且事事为他人考虑周全,被大家尊称为晨练点的“定海神针”。为了协助教练们教学,鼓励和提高学员们的习练乐趣,他隔三差五就拿着相机或手机,跑前跑后为大家拍照、录像,然后发送在微信群里,让大伙儿看看动作是否标准、整齐,不足的自我纠正,到位的自我欣赏。特别令人赞叹的是,“8·13”世界健身气功活动日在即,刻苦训练不在话下。但为了500多人在三伏天排练免遭日晒,他清晨5点多就独自去了南际公园(展演处),下午4点多又冒着烈日蹲在公园观察日出日落时辰。经过几番探查,他高兴地告知教学小组的同志:“在南际公园的草坪上,清晨6点就会晒到太阳,但傍晚5点半太阳就晒不到了,演练1小时到6点半天还亮着,也不会影响拍摄。8月5日、8日,彩排时间改为傍晚5点半更合适。”
当大家都忙于将每一个动作抠到最好的时候,这样的关怀与担当包围在身边,怎能不让人动容?

60开外的“老黄牛”
60岁开外的刘善庆先生被称为“老黄牛”。这可不是随便叫的哟。长期以来,每逢晨练时,他每天为大家开机配乐,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只要有一个人坚持晨练,他都陪着。自从迎接“8·13”活动开始筹备,他和老伴又默默增加了一项服务,即每天三更起床,自做肉包、馒头和豆浆,免费提供给点上习练者,很受大伙儿欢迎。但7月30日晨,“纳沙”台风夹着暴雨来袭,晨练点上的习练者寥寥无几,家住远的同志无法到场,正当老刘为大批自做的早点犯愁时,到场的几个人,30个、20个、10个不


等地买,无声的理解、支持与默契,让这对夫妇感动不已。如果说刘善庆夫妇的爱如涓涓细流温暖了习练者,那么,台风日,这样的润物细无声的爱又回馈到了这对夫妇的身上,形成了暖流的循环。
酷暑到了,台风来了,家务事繁琐,身体欠佳……如果要问,为什么如此多的困扰因素没能浇灭大家习练健身气功的热情?答案不难找到,就是那些散发着光与热的“活雷锋”涤荡走了尘埃,守护住了热爱。这样的“活雷锋”还有很多很多。
西山队的负责人刘建容女士,前段时间手臂骨折,到现在还未痊愈。为了“8·13”活动,她挂着绷带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康乐站负责

人吴雅姬女士,恰逢腿脚痛风,不便到场组织大伙儿习练,就坐在家里电话、微信遥控。镜台山点的蔡素贞女士,家里有对双胞胎外孙女要她照看,为了“8·13”活动,与亲家母协商克服困难,挤时间带领大家教学。郦景阳光点的苏翠婵女士,平时无论是买太极服、太极鞋还是太极扇,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她都耐心为大家网查网购,甚至有的先垫资后收款。这次“8·13”活动,她除了完成教学小组的任务外,又主动承担起了展演服装的网购工作,不厌其烦……
像这样为推广和弘扬健身气功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好人好事在蕉城健身气功协会会员中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