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星期一

能吃!西湖边每天捞起半吨“海瓜子” 网友:看饿了!葱油好还是红烧好?

来源:综合 编辑:李笑瑗

天气炎热,西湖引水也是马力全开,这几天小编听说,西湖引水玉皇预处理场的沉淀池里,每天能打捞出500斤到2000斤的“海瓜子”!

想必此时吃货的脑子里,已经脑补了海瓜子18种吃法了吧,要小编说嘛,当然还是葱油第一啦!

网络配图

不过,根据钱报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图片,这些打算溜进西湖的“海瓜子”长这样

这是啥????

面对钱报吃货记者,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偷笑表示,“海瓜子”是他们私底下叫叫的,具体学名叫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呢

从长相看,倒有点像缩小版的淡菜。

而且这些“海瓜子”个头小,肉少,恐怕是上不了餐桌的。得请记者帮忙想想,有没有养鸭场之类的单位可以收留这些“海瓜子”

净水工正在倾倒过滤网中的海瓜子。林云龙摄

但是吃货还是想问,叫啥啊?能吃吗?好吃吗?

能吃的话,还找什么养鸭场啊

我们帮你呀!

钱江晚报记者把“海瓜子”照片发在了朋友圈,大部分吃瓜群众说,这个就是淡菜的小时候

而且大家说,只要是活的,就能吃!

也有台州临海的渔民留言说,这个在他们当地的土话叫潮上蛤蜊,家住海边的人是不会去捡的,所以这种蛤蜊通常在海滩上自生自灭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钱周兴教授表示,这个物种应该叫“突壳肌蛤”,也叫“寻氏肌蛤”,渔民也称之为海瓜子、薄壳等,属于软体动物贻贝科。

重点是,它能吃!

小编搜索了一下,寻氏肌蛤的肉长这样 图源:互动百科

但是吃货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海瓜子”产量增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及时拦住它们,让它们进入西湖,就会影响到西湖的水质

钱教授也表示,突壳肌蛤的繁殖能力超强,一个个头2厘米,可以产20多万枚卵

正因如此,在九曜山脚下的这道关键拦网,每天都由几名强壮的净水工人“把守”,阻挡这些小家伙从钱塘江溜入西湖

▲净水工正在拉过滤网。林云龙摄

除了“海瓜子”,还有哪些小东西想顺道“溜”进西湖呢?

钱报记者跟着净水工人拉拦网的这一天,看看,收获了几条银色的小鱼,还有两只小螃蟹!

卢站长说,这几样已经是拦网常客啦,有时候,还能捞到蛇、青蛙呢

“娘子,小青,是你们吗?”

不过,净水工人们最害怕的漂浮垃圾,还是要属一次性塑料杯,“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塑料杯,拦网基本上拦不住它,每次都要费好大劲打捞上来!”

卢站长也表示很无奈。

所以吃货们,在想着吃吃吃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水源!

不要乱扔垃圾!

好了,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怎么烧了这半吨的“海瓜子”吧!

小编提议,葱油!!!!

网友评论

@可可的小颂:不要慌!吃起来!

@七个白:看饿了!葱油好还是红烧好?在线等挺急的……

@rush麦:神马?这玩意儿多了会对水质有影响?那还是看我的吧,我保证能拯救整个西湖!

@长智齿的小核:哈哈哈有意思!不过吃水产还是要注意食品安全,一定要烧熟烧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