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印度人这样做生意......
在中印边境局势吃紧之时,印度国内最近掀起了又一轮的“抵制中国货”浪潮,不仅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激烈言辞,在一些城市甚至还出现了公开烧毁中国商品的行为。不过,当环环(ID:huanqiu-com)就此和一位中国浙江商人陈先生了解情况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他们还抵制我们??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愿意和印度商人打交道好吗?”
陈先生告诉环环(ID:huanqiu-com),几年前,他曾在新西兰和一个印度人谈路由器的买卖。“本来都商量好了价格是83新西兰元一个,结果见面的时候,他却突然反悔又说要60元一个。我当时就很生气,索性不谈了直接走人。”
陈先生对印度商人的情绪并不是单独一例。“我们做外贸的,印度人来询价,我们都不理的,那些印度采购商在中国的名声有多差,外贸圈都知道”,做外贸行业的网友“QING ZHOU”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发帖这样写道。
这个写在去年10月排灯节前后,也就是印度上一轮“抵制中国货”浪潮之时的帖子,最近因中印两国局势再次火了起来,也再次激起了很多和印度做过生意的中国外贸人前来留言“吐槽”:“到印度的货……我们货代都不赚钱……”“前些天刚接了阿三的单子,项目都要开了迟迟不见单证过来”“深有感触,很多印度厂商不讲信誉。”
QING ZHOU在帖子中写道,印度人询价喜欢把数量往大了吹,动不动就说要一个两个货柜,让中国伙伴报大量采购的价格,但他们真实要购买的数量可能算下来连十分之一的货柜都没有,在得到价格之后,他们会立即要求中国人以大额采购的价格卖给他们极少量的货。“(中国人)当然第一次肯定上当了,算下来有点利润也就做了。”

“印度人喜欢花式压价”这一点也得到了无锡华美板业的常务副总龚晓东的证实,这位向印度出口不锈钢模板的中国商人对环环(ID:huanqiu-com)表示,印度的购买力相对较弱,压价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自己所做的不锈钢模板属于工业产品,所以情况还好,但如果是消费品等行业,这个现象就会比较严重。“总之,印度人喜欢斤斤计较,和他们做生意要犯不少口舌,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另一点让中国人啼笑皆非的是印度商人的“占小便宜”和过分的“自来熟”。
潘先生是杭州一家向印度出口装饰纸的公司的外贸销售,他对环环(ID:huanqiu-com)表示,“一般的企业到我们公司来商务拜访,都是只来三个人:老板、采购和设计师。印度人经常一来一二十人,乌央乌央一大片。我们后来才知道,其实这里面很多人可能就是这些印度商人的亲戚朋友,他们是把商务拜访当成了观光旅游,借此机会跟着来玩一下吃个东西什么的。”还有在外贸行业工作的网友表示,印度客人还喜欢专挑饭点去成群结队地“考察”中国工厂,好借此蹭顿饭。
最让中国商人头疼的是和印度人做生意结算尾款的困难。
QING ZHOU表示,印度人一般会把定金比例尽量压低,但付尾款的时候却特别“不着急”。他回忆自己经手的一单生意时称,“(我们)每天打多个电话,(他们)都各种理由搪塞”,前后历时7个月,印度人才付清尾款,把货提走了。他还称,在这期间自己才了解到,有时候印度人故意不及时提货,目的是让中国厂家心慌,因为一些电子产品里面的电池是有寿命的。对此,龚先生和潘先生则分别对环环(ID:huanqiu-com)表示,自己的公司现在一般都要求印度合作伙伴先把全款打过来,尤其是小一点的印度公司,款到了之后才发货。
“看到很多印度网上写着抵制中国,我就感到很可笑”,一位网名为Allen的网友在知乎上这样写道,而这或许也反应了一部分中国商人的心声,“我现在根本就不做印度的单,他还抵制中国呢,我抵制印度都来不及呢真搞笑。我现在见到印度的询盘根本提不起兴趣,没有印度订单更好!”
印度民族主义极端组织RSS附属的右翼组织Swadeshi Jagran Manch(以下简称SJM)发起反华运动,呼吁印度民众停止使用有中企阿里巴巴投资背景的电子支付服务Paytm,并要求政府出于经济以及安全因素,阻止中国投资此类公司。对此,有印媒发表评论称,抵制中国商品将最终伤害印度自己的利益。

报道截图
“我们已经呼吁民众,要求他们不再使用Paytm。同时,我们还要求政府禁止来自像Paytm等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因为这容易造成安全和经济问题,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利益”,SJM联合召集人马哈詹(Ashwani Mahajan)声称。
马哈詹称,已经有太多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资本进入印度,这将造成斯里兰卡一样的情况:必须放弃机场以支付债务。
“越来越多的投资将造成一种局面,那就是印度不得不支付外国公司的利润。你必须支付版权税、利润、分红和利息”,他称,“所以这些外国投资者造成的资金外流将超过他们给印度投资的资金,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如何能拿出那么多的外汇给这些外国投资者”,马哈詹声称。

Paytm广告
马哈詹扬言,事实上,SJM呼吁停止几乎所有领域的外国投资,但是Paytm最近受到了最多的抵制,因为它被包装成一个国内发起的项目。而事实上,Paytm的大部分股份都是阿里巴巴以及其他中国企业的。中国的投资者以及企业不仅对印度的大宗商品市场感兴趣,还想占领服务领域,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盈余现金。
除此之外,马哈詹表示,中国中车在那格浦尔设立工厂以后,SJM曾致信印度总理莫迪,提醒该公司已经签订合同分别为那格浦尔和加尔各答生产69辆及100辆地铁。他补充道,“该公司进入我们的生产领域,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不希望它发生。”
“如果和印度公司签订一份合作备忘录,他们会更希望用印度人而非中国劳工。所以这就充分说明印度投资者比中国投资者更好”,马哈詹还表示如果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严厉的反倾销税将促进印度经济的增长。

文章标题
不过,也有一些印度媒体发声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今日印度”编辑Sudhi Ranjan Sen于8月7日在daily0网站发文表示,抵制中国产品在伤害中国的同时,也将让印度产业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表示,这会重伤印度的就业、极大程度上打击印度的产业、最终影响已经疲软不堪的印度经济。

原文截图
文章称,中国的产品之所以比较便宜,因为中国的人均生产力高于印度甚至是美国的工人。那么抵制中国商品就意味着当印度制造相同商品时,需要更多的例如人力资源、更多资金,以及原材料。
文章还举了另一个例子。几天前,印度媒体有报道称,尽管中印关系紧张,印度手术设备供应商“迫切地等待着下一批手术器械从边境运过来。”报道还称,本想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的印度方面最终放弃了这一努力,因为要建立起具有这一技术的产业需要巨大的成本。
抵制中国产品的确会伤害到中国,但是印度也必须认识到这终究也会伤害到自己。
最后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和鲁滨逊不同,从裁缝哪里买衬衫和从鞋匠那边买鞋子对我们来说更容易,也会有更多的收益。事实上,印度并不用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所有东西。我们用技术和劳动力和企业交换从而生产商品,并取得回报以购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文章最后表示,人都是容易受感情影响并被误导的。有一些人是因为利益而去误导别人,其他的人则将因此惨遭厄运。例如,抵制中国产品将导致那些不太好用的或是更贵的电子产品销量上升。当年印度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期间(1960s-90s),贸易壁垒非常高,迫使民众购买质量低劣的产品,而生产厂商则乐开了花。
抵制中国产品或其他任何人的都将最终伤害到印度本身。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将需要分散资源、资金、人力资源来生产本可以从中国购买的更便宜的产品。或像苏联一样,我们的资源将日益减少,这或最终导致忽视印度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这就像是砍掉自己的鼻子以示不屑。
从任何方面来说,对中国商品进行抵制,将最终给自己带去风险。
这次印度极端组织所发动的抵制中国货运动,无疑是借着中印边境对峙问题大做文章。自6月18日开始,印军非法越界事件已经持续七周。随着日益紧张的局势,进入第七周以来,我方连续严正发声。自中国外交部8月2日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后,从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外交部、国防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以及解放军报、新华社、人民日报这些主流媒体,就印方越界事件密集发声。24小时,6次鲜明表态,强烈要求印度立即撤回。这无疑在中印在洞朗地区对峙以来,中国发出的最密集、最直率的警告。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7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是怎样在贸易方面完胜印度,占领印度家庭、市场和经济的》的文章称,随着中印一桩政治角力老难题不断升温,在寒冷的喜马拉雅高原,气温也陡然升高。围绕洞朗地区,印度和中国争执不下。印度国内要求抵制中国货的尖锐呼声越来越大,国民志愿服务团及其麾下的组织也加入进来,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进一步放大。

▲资料图片:2016年11月,印度街头宣传“抵制中国产品”的海报。(法新社)
然而,深入印度国内,中国对印度的“占领”却是现实存在的。印度信贷评定与投资服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乔希说:“虽然印中贸易严重失衡,但是欣欣向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没有受到政治分歧的影响。”
文章称,中国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不过贸易天平严重倒向中国一方。2011年到2012年,印中贸易逆差为372亿美元,6年后的今天,贸易逆差已经扩大到511亿美元。对于两国来说,现如今的对峙比1962年的战争更加错综复杂。
文章称,这些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催生、保护和培育企业。现在,在多数行业,中国都有了自己的跨国巨头。慢慢地,这些中国公司演变成能够与西方跨国公司媲美的世界级跨国企业。印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寥寥无几,区区3万亿美元体量的经济对11万亿美元体量的中国经济来说不足挂怀。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的份额。(互联网数据中心)
文章称,现在,印度的电信行业已经被中国公司占领。在手机行业,中国的品牌控制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的份额,印度的电信设备年进口额超过约736亿元人民币。
仅在“十二五”计划期间,印度就有将近30%的电力产能来自中国设备;在快速发展的太阳能行业,从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设备占87%。除了电力和电信这样的成熟行业外,中国的企业还在新兴行业攻城略地。汽车行业吸引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

▲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附近的一处光伏电站。中国企业为该电站提供了部分太阳能面板组件和全套的自动日照追踪支架系统。
文章称,激烈的措辞和抵制的呼声现已占据了印度的舆论中心阵地。印度诉诸这种抵制管用吗?当中国产品主导双边贸易时,显然是不行的。设想最糟糕的情形:如果边界对峙升级,贸易减少,哪一方的损失会更大,不是非得是经济学家才能弄个明白。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主管哈尔什·潘特说:“因为抵制而大失所望的唯一群体是印度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