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亚木(左四)在钟山镇东溪村调研。
■新闻背景
今后五年,仙游县立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冲刺经济十强、实现全面小康,全力打造工贸强县、文教强县、旅游强县。具体举措包括:五城同创,即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实施“四大战役”,即精准扶贫、项目攻坚、生态宜居、教育强县;抓好六项整治,即综治“三率”水平提升、“两违”整治、流域水环境整治、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安全生产整治、墓地生态整治。
为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今年来,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管理木兰大道宜居宜业示范带、仙港大道工业走廊示范带、枫亭滨海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带、北部山区富美乡村示范带,安排民生改善专项行动计划共12类70个项目,总投资24.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26亿元,至目前完成投资13.29亿元。
11日上午8时,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带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驱车前往钟山镇,调研该镇7个村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
8时52分,郑亚木一行来到钟山镇的南大门——东溪村。一下车,他就询问村支书张文金村里精准扶贫情况。
“我们筹资60万元投放亿益农林、天艺古典公司,按年利率18%收益分红;投资21万元参与漈兜电站技改项目,可实现年分红3万元。这几个项目加在一起,村集体收入一年能有10万多元。有了这些钱,村两委在村里做了清洁家园、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等实事,得到村民们好评,如今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有了显著提高。”张文金说。
“老人家,这里的生活怎么样?”在村敬老院,郑亚木与老人们进行亲切交谈。
“村集体有钱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更好了。吃完饭,我们的任务就是看电视和打麻将。”85岁老人张金海的话引起一片笑声。
郑亚木对该镇党委书记林永贵说,要充分发挥超大、利农、台创园落户地的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坚持分类施策,重点实施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搬迁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紧接着,郑亚木又走访了南兴村、新莲村、香山村、西林村、南湖村和汾山村。
新莲村有820亩土地流转给利农集团,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利农集团发展部总监叶全汇报说,集团目前在钟山镇的高山精品蔬果基地已完成投资1.17亿元,主要种植瓜类、结球生菜、叶菜类等几十个品种。
“然而,遍布于田间地头的电线杆,影响了蔬菜大棚的总体规划建设。希望政府能对部分电线杆进行迁移,请求供电部门能铺设蔬菜大棚配套电力线路,方便大棚生产作业。”他向郑亚木反映。
听罢,郑亚木立即要求随行的副县长郑文炉召集供电部门尽快解决,为利农基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创造条件,以此进一步拓展当地村民的增收渠道。
在香山村,郑亚木察看了生态农业旅游区。当下,该村正在兴建“九鲤香山”旅游区。
“把旅客接待中心建在路旁不但很不安全,而且会阻碍道路两旁绿化,影响景区布局。”郑亚木察看项目效果图后,发现项目选址和规划存在问题,当即责成镇长周成兴与县规划局对接,帮助业主优化提升旅游区规划布局。
南湖村、汾山村,平均海拔640多米,由于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这两个村的村民基本都搬到城里居住。村干部对郑亚木说,希望政府能协调解决进城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难问题。“我们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已投资4亿元,将在一年内建成10所幼儿园、10所小学,彻底解决进城居民子女入园难、入学难。”郑亚木说。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郑亚木要求,须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街道)325个村(社区),通过翔实调研,全面摸清教育、卫生、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把每个村(社区)共性的问题上升到全县的层面,明确补齐短板的方向和目标,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哪里薄弱补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