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星期四

晋江村庄老人日 侗乡还有个 “敬老节”

来源:综合 编辑:林峰峰

blob.png

尊老爱老是侗家人的优良传统,在侗寨,盛行过“家庭敬老节”的习俗,即家庭成员中有人年至50岁时,寨中便集体为这名迈入老年门槛的人举行“添粮祝寿”仪式,谓之“家庭敬老节”。过节的时间不尽相同,每到寨中人到了50岁生日那天,即是过节之日。

在侗家人看来,人过五十,属于他们的粮便不多了,为了不使老人们免受饥饿之苦,家里就要为老人额外加一份粮食,让老人吃得饱、身体壮,健健康康地颐养天命。“家庭敬老节”也就应运而生了。过节这天,亲友们都筹集粮食作为寿礼,然后他们抬的抬、扛的扛,从四面八方涌向“寿星”所住的村子。

贺寿的队伍吹吹打打,绕村一周,颇似“游行”,实际是想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弘扬孝悌之风。然后,贺寿的队伍停在“寿星”的家门前,放下粮担,以走村卖粮的小贩口吻问主人:“我们是卖粮队,从天脚云脚运粮来,孩子吃了我们的粮,会长得又高又胖;老人吃了我们的粮,会健康长寿!”这时,院中的老者会热情地打开大门,高兴地同贺寿的队伍谈“生意”:“太巧了,我家正需要粮食,你们的粮,我家全买下啦!”于是,呼啦啦,运粮队将贺礼挑进院中。

“运粮队”中的年长者放下寿礼,当众高唱:“不调高山,不请大河,请你寨头百岁公公,请你寨脚千岁婆婆……请到某姓某人,额头厚厚,肩膀宽宽,糯米,他吃得香;日晒,他觉得暖;上坡,他腿不酸;过河,他脚不软……他翻山越岭挑粮来到某某家,他跨海渡江运粮来到某某屋,他挑来的禾装满禾廊,他运来的粘谷装满仓库。他为某某添粮增寿,他为某某添寿增福!”

一起唱罢,贺寿的人群按辈分顺序给“寿星”各添三把大米或三穗糯禾,放在布口袋中。接着,运粮队再唱上一段:“从今天起,不用忧愁,好的拿来,坏的送走,做工也顺手,说话也顺口,八十岁能跳过树梢,九十岁能跳过深沟,力气大过野牛,精灵赛过猿猴!”

唱罢,大家相互握手致谢,然后主人家备好酒席,招待前来祝寿的亲友即“运粮队”,感谢他们对老人的一片孝心。

每每有祝寿歌在寨中唱起,乡亲们便循声跑去围观,不独图个热闹,也想从中感受一下扑面而来的孝悌之风,敬老之俗……


1 2 3 4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