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学子手绘文化墙 传递文明正能量
中国网福州8月18日讯 “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2017年初,漳州开发区全面启动了社区环境改造工作。其中,利用社区破旧围墙,绘制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娱乐、传统美德等内容的文化墙,成为了社区环境改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3月份,社会发展局联合厦大嘉庚学院学工部通过党建共建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各个社区,用手中的画笔将一面面旧墙壁改造成美观又会“说话”的文化墙。
其中,承担白沙社区近400平方米墙绘创作的团队是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与传达设计专业的十名大学生。
嘉庚学子手绘文化墙 传递文明正能量
老旧围墙 重焕新生
最近,来往于白沙社区的行人,总能被街道围墙上构思精巧、栩栩如生的“海洋世界”吸引,粉蓝色的彩绘搭着从海上吹来的微风,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沁凉。
而这近200平方米的“海底世界”主题墙绘是2014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吴烜烨带领他的十人团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出来的。“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学校的老师带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活动,没多想就接了。等到了解了项目情况,才意识我们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挑战。”刚接到任务的吴烜烨连团队都还没组建,就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涵盖巨幅主题墙绘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风情宣传墙等近400平方米的设计施工,这对于没什么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团队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
“迎难而上”是摆在吴烜烨面前的唯一选择。收拾好心情的吴烜烨以最快的时间组建了团队,投入到墙绘项目设计。
“定调儿”是吴烜烨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团队中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嘉庚学院求学的学子,对于漳州开发区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知之甚少,何况是小小的白沙社区。怎样才能设计有地域特色的墙绘呢?他带领团队查阅了许多古籍史料,还前往社区访问居委会干部、居民,深入了解白沙社区的村史民情。
吴烜烨了解到,白沙社区在清乾隆年间隶属海澄县,原名仙恬村,依山傍海,村前海沙洁白一色,甚是美丽,于民国29年正式改名为白沙保,沿用至今,才有了今天的白沙社区。而后,团队根据墙壁材质、街道环境及整体视觉效果着手,选择了兼容并蓄的闽南文化和欢畅旖旎的海洋文化作为墙绘的设计主调。
“初版设计整体风格偏可爱了。”墙绘项目设计汇报时间迫在眉睫,但吴烜烨心里清楚,要获得社区干部的一致同意,还需拿出更好的设计。此时的吴烜烨立即召集团队讨论,集思广益,紧急调整了墙绘设计,以更加写实生动的表现方式赋予“海洋生物”全新的生命力。
“设计稿大气、漂亮,我都能想象墙绘在社区出入口呈现出来的效果。”白沙社区主任高聪伟说。收获肯定的吴烜烨团队并没有因此松一口气,他们深知墙绘的设计贯穿始终,最难的是在实际绘画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什么有违设计方案的地方就要重新调整和设计。
嘉庚学子手绘文化墙 传递文明正能量
烈日暴雨下 绽放艺术之花
从4月底开始,每天早上七八点,白沙社区的居民总能在自家门口看到一群穿着白色大褂的小姑娘顶着烈日,不知疲倦地在墙上涂涂画画,一直忙碌到深夜。
“在创作过程中,我觉得我既要当面恶狠心的‘狼’,又要当得劳心劳力的‘牛’。”在吴烜烨的团队中,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九个人都是“娇滴滴”的女孩子。要让她们顶着烈日暴雨赶工,吴烜烨实在于心不忍,但是项目签约时明确规定了完成时限,所以吴烜烨只能狠下心来扮演“监工”,催促始终抗拒烈日暴晒的女同学们抓紧作画,而作为队伍中唯一的“男子汉”,吴烜烨也自然而然地包揽了几乎所有的脏活累活。
“午休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连续在连全套的防暑防晒护具、防尘罩都无法阻隔的暑气中炙烤5个多小时,有一碗冰凉清甜的四果汤让你大快朵颐,是一种多么痛快的体验。”吴烜烨直说有机会要回去再吃一次。
四五月份是开发区的雨季,突如其来的暴雨常常将露天作业的学生们淋得像落汤鸡。“面对烈日我们还能顽抗,而一旦下雨我们的项目作业进度就会被打乱。为了能保证工期,我们只能“5+2”“白+黑”进行赶工。”吴烜烨无奈道。早上7点开工,晚上搭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学校,连续作战一个月让这群平日里生活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的学生们吃足了苦头。
“幸好白沙社区居民们都很友好,常常过来问我们要不要进民居里休息,免费给我们提供水,有时还有盒饭。”在辛苦工作的时候,这个年轻的团队常常会因为社区居民的关心或是一句“画得真好看”“辛苦啦”的鼓励再次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让项目如期交工,并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
嘉庚学子手绘文化墙 传递文明正能量
润物无声 墙绘扮靓社区
“我是这幅“海洋世界”墙绘的见证者。一开始真不知道他们在画什么,但随着墙上慢慢出现了海龟、海豚、鲸鱼,到最后是一个生动海洋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家住白沙社区村口的黄女士,一谈及此事脸上还难掩激动。“以前路边就是灰扑扑的墙,还总被贴上各种小广告。经过整理,现在一进社区,精美的墙绘配上道路两旁各色的楼房及新栽种的树木,整条街道十分雅致。”
“每幅漫画前前后后需要至少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能为社区文明建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就浑身充满了激情。”曾经“灰头土脸”的水泥墙,经过吴烜烨团队的巧手,如今旧貌换新颜,从社会主义正能量到欢快旖旎的海底世界应有尽有,成为社区独具特色的美妙景色。
家住白沙社区,年近60岁的王奶奶每天早上都要领着孙子去看一看路边围墙上的画。“孩子特别喜欢这些颜色鲜艳的画,还学会了尊敬老人,现在搭公交车都抢着要给老人让座。”
文化墙项目是社发局推进社区宜居环境,落实开发区民生工程建设社区环境卫生示范一条街的创意举措。“这些分布在各社区主要出入口的墙绘,不仅美化了社区,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了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同时,作为社发局与嘉庚学院开展校地共建的重要实践内容,学生们学以致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为开发区营造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漳州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社区文化墙项目负责人曾勇强说。(许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