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致辞
中国网福州8月18日讯(记者 李琳珊)18日,中国行为法学会、《人民法治》寿宁“无讼文化实践基地暨《人民法治》杂志社“福建《依法治国地方实践》课题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行为法学会前身是中国行为科学学会行为法专业委员会,上世纪80年代,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导、我国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成立。1994年4月,经司法部批准、民政部注册,中国行为法学会正式成立,属于国家一级学会,设有专家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为了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法学会关于新时期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中国行为法学会依托中国行为法学会会刊《人民法治》杂志,在全国各省各地成立《依法治国地方实践》课题中心。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寄望课题中心在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下,充分挖掘福建优秀的地方法治实践经验,努力探索福建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贯彻“依法治国”伟大方略及法制建设中的行为规律,并对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进行全面总结,繁荣法学研究。
中国行为法学会《人民法治》杂志社《依法治国地方实践》福建课题中心揭牌成立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全面深化改革正持续深入推进,改革进入关键区,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依法治国地方实践课题中心主任单一良表示,《人民法治》“无讼文化实践基地”暨中国行为法学会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福建课题中心将依托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聚合的权威法学专家资源,为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论证据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课题中心成立后,将组织和开展课题研究和应用实验,推动省内外行为法学研究的交流合作;运用“无讼文化”课题研究成果,就依法治国及法制建设问题向有关部门、组织提出建议;运用课题研究成果,在促进公务机关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规范企业法人的市场行为、普及行为法学知识等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课题中心还将组织不同领域的高层法律研讨、“无讼文化”论坛、讲座和培训活动;开展对重大疑难个案的剖析研讨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服务及法治建设教育,编辑出版“无讼文化”书籍、报纸等刊物。
据悉,为了更好地促进法治建设,《人民法治》杂志社与宁德寿宁县法院在寿宁县下党乡成立“无讼文化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