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悠悠独山,一方山水田园与现代文明交融生辉的活力之城。
悠悠独山,一座历史传承与时代气息相互映托的浪漫之都。
悠悠独山,一次让您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醉爽之旅。
8月25日20点,黔南州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净心谷景区水司府隆重举行,并推出“悠悠独山•醉爽天堂”旅游品牌,重点围绕独山县乡隐文化、花灯文化、影山文化、抗日文化,将内涵丰富的文化与独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品茶品灯品古韵的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产业,努力实现旅游全区域、全季节、全产业、全服务的发展,进一步丰富黔南旅游产品,提升黔南旅游品牌吸引力。

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晓剑主持大会

中共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先生致欢迎辞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牟勇先生发表讲话

中共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先生作黔南旅游推介
黔南州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由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晓剑主持。会上,中共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先生致欢迎辞;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牟勇先生发表讲话;中共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先生作黔南旅游推介。此外,还举行黔南州2017年3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及黔南州2017年酒店服务质量大赛团体奖颁奖仪式。另悉,黔南州第十二届旅发大会由长顺县承办。

黔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交接旗仪式
旅发大会所有议程圆满完毕后,随即进行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独山盛典主题实景晚会。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辖12个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201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023.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5亿元。旅游总收入603.04亿元、同比增长42.7%,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名列第二。经济发展综合测评连续四年保持贵州省全省第一方阵。
黔南具有独特便捷的区位交通。黔南是大西南、大岭南、大华南三大地理单元和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具有“东经湘赣通沪浙,南下两广接港澳,西过云南连东盟,北上川渝进中原”的独特区位。贵州省第一条铁路、第一条高速、第一条高铁先后经过黔南,交通便捷程度是西部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龙洞堡国际机场近在咫尺、荔波机场航线增多,都匀、罗甸机场正在规划建设;厦蓉、兰海、沪昆三条高速和多条国道互联互通,贵广、沪昆高铁和多条铁路穿境而过,县县通轨道交通蓝图已经绘就;内河航运直通长江、珠江;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未来还将打通乌江-长江、红水河-西江航道,集铁路、公路、航空、航运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黔南具有爽朗宜人的气候生态。黔南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生态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典型和生态区位最重要的区域。境内海拔350--2000米,森林覆盖率62%,年平均气温16.3℃,最热月平均气温24.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凉爽舒适,负氧离子浓度高,气候环境宜居、宜养、宜游,是“大氧吧”“大空调”和“大公园”。黔南境内有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享有“地球绿宝石”之美誉。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建有40多万亩西南最大中药材生产基地;黔南光热水土气的良好组合,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100年前享誉世界、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中国十大名茶、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都匀毛尖。全州280多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享誉海内外。
黔南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黔南山奇、水灵、谷美、石秀,处处是景,处处成景。黔南文化多彩、气候宜人,可陶冶情操,可颐神养性。黔南有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茂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贵州滩”地质奇观、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全国唯一的三都水族文化、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和风景名胜区32处,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黔南民风民俗古朴典雅、民族文化多姿多彩,集布依族的典型性、苗族的多样性、水族的唯一性、瑶族的神秘性、毛南族的独特性为一体,融传统村落、民族建筑、民族节庆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为一体,拥有86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大观园。
黔南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黔南州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文件,为社会资本投资我州文化旅游、新型工业、大数据、健康养生等领域提供了优厚的政策保障。此外,还大力创新和改进审批方式优化投资环境,黔南已成为贵州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州)之一。此外,黔南的生产要素供给优质,用电、用水价格实惠;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6万人,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州有大中专职业院校21所,可为企业订单式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
黔南具有诸多有利的条件、明显的比较优势,这里发展潜力巨大,这里商机无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正是黔南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将顺应全域旅游、大众旅游的时代大潮,紧紧围绕“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定位,依托大交通、借力大数据、突出大生态、借势大健康,以全域旅游理念,盘活用好独特优势,打造自然山水、乡村休闲、康体养生、科普体验、红色文化等旅游路线,多举措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围绕旅游要素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丰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黔南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让黔南旅游业“好花更红”。(杨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