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温心坦,1946年出生于闽侯县鸿尾乡,无师自学,潜心艺术,是福建诗书画印四艺皆精,中西兼擅的名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顾问、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曾任福建省、福州市水彩画会常务副会长20余年。

(温心坦近照)
1972年起,他先后在闽侯县电影公司、闽侯县文化馆、福建工业展览交流中心、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等单位工作。2004年,从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退休后,担任福建省老艺协《书画艺苑》报主编9年,又于2012年3月受聘于福建老年大学金秋画院,担任副院长兼秘书长及《秋圃繁英》报主编至今。
温心坦自号“十方斋主人”,寄寓曾经所居宿舍之简陋,也表达欢迎十方宾客前来交流艺术之意。1986年,温心坦获福建省、福州市自学成才一等奖,他的事迹被收录进《中国职工自学成才者词典》。

(温心坦正在书房里提笔创作书法作品,准备参加喜迎十九大书画展)
2017年8月2日,福建省政府隆重举行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仪式。此次,年逾七旬的温心坦被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接过聘书的那一刻,温心坦难掩内心的激动。薄薄的证书,既是对他这位“草根画家”的肯定,也是13年来的圆梦——2004年,中央文史馆林锴、张世简和侯德昌三位馆员就曾联名举荐他,希望有关部门接纳他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为何自称“草根画家”?要是放在书画界,温心坦应该算一个“另类”。从农民到乡村电影放映员,再到画家,这一路走来,他没去过一天美术学校、没拜过师,全凭自学成才。三十年前,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写了一首诗赠予温心坦:诗书画印一肩挑,陈谢潘林去未遥,左海英才堪屈指,阵前突骑看今朝。后来,赵玉林更是不吝溢美之词,称他是“诗书画印四艺皆精”“自学成才者典范”“南天秀笔”。

(《诚挚之祝愿》)
近日,福州新闻网《闽都大家》栏目记者专访温心坦,步入客厅,只见四面墙上都挂着他创作的花鸟画小品,一股淡雅的书画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你们来看看我刚写好的这首七绝,马上要送去参加喜迎十九大的书画展,提提意见和建议嘛。”温心坦盛情邀请记者走进书房。
热情、开朗、乐观是温心坦留给记者的主要印象。在他看来,从艺者贵在修养,“中国画讲究传统文化的底蕴,特别是诗情画意的表达和文艺修养的内涵。”如今,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和工作活力,退休之后仍不愿赋闲,而是将大量的精力转向指导老年书画爱好者创作。

(《春光赏尽一壶茶》)
自然为师,小木盒装下绘画梦
温心坦在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上课时,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我学画没有老师,大自然与书籍就是我的老师。”
1946年,温心坦出生在闽侯县鸿尾乡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家庭。他的同窗好友、著名艺术评论家林焱曾打趣道:“如果把编草绳、做竹篮算是一种艺术的话,他还是和艺术有点渊源的。”
上中学时,温心坦一头扎进了美术中。有不理解的人说他:“你爹妈种田挣工分,就是让你来画花鸟的吗?”这句话深深刺痛着他的心。每月回家一次,背回学校三十斤大米,带来三、五块钱,剩给父母的就只有地瓜和地瓜干了。懂事的他知道家境清贫,便刻了一个印章——“父母口中食”盖在每张国画的习作上,用来时刻警醒自己:画画所用都是父母辛苦省下来的。

(《寒》)
就在大伙都不怀疑他能考上一所优秀的美术院校时,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回乡当起“知青”,走学院派画家的大门彻底关上了。
上山下乡期间,温心坦回到了熟悉的乡间,自家小木楼面朝小溪,他一时兴起,取名为“望溪楼”。乡间不乏野菊、杜鹃、草兰、翠竹……绿水青山深深吸引着这位草根画家的心。
温心坦在大队里劳动积极,极能吃苦,不久便被安排去做黑板报宣传。温心坦的才华逐渐被公社发现。1970年,他以半脱产干部的形式被调入鸿尾乡文化站工作,继而又被闽侯县文化局下属的电影放映公司招工,当上乡村流动电影放映员。

(《何曾怕白头》)
放电影在晚上,白天的任务基本上是取片与保养机器。年轻的温心坦悟性高,很快就掌握了放电影的所有技巧。就这样,他晚上跑乡村放电影,白天钻进山沟林间写生,其乐无穷。

(这个特制的小木盒,陪伴着温心坦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生涯)
最先,温心坦用的是钢笔写生,不过瘾,便自己制作一个小木盒,画小幅油画,又嫌干得很慢,于是转向水彩写生。这个小木盒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里面分上下两层:上层放颜料,下层放工具,剩下的一面用来固定小小的画纸。
1983年,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在于山举办风景画展览,温心坦的7幅“微缩版”风景油画也在其中。不久,主办方负责人带着歉意告诉温心坦一个消息:这7幅画被人偷走了。

(《花开四季》)
之后,温心坦的画作再次参加福州水彩画7人联展,除六位福建省艺术学校专业水彩教师外,他是唯一业余的一位。几名参观的加拿大文化旅游团成员购买了《秋林牧笛》、《九曲泛舟》等两幅画作。外国人欣赏中国人的“洋画”,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众多媒体纷纷前来报道。
1985年,他的水彩画《回娘家》《明月何时圆》入选《中国水彩画展》,还被文化部选送菲律宾等国家巡展,并被中国对外展览机构收藏。1986年,他策划并参加的四位画家水彩画联展影响很大,标志着福建水彩画历经时代阵痛后的振兴。

(温心坦参加笔会)
作画贵在创新,注重文学土壤的滋养
温心坦认为,画家虽是一个“手艺人”,但若要成为名家,光有技艺还远远不够,须在修养上苦下功夫。“文艺”两字,文是艺的基础,没有丰厚的文学土壤,艺树长不高,艺花也不繁,其果也不丰。温心坦调入闽侯县文化馆担任美术组长后,为适应工作需要,辅导业余书画作者,又自学国画书法,触类旁通,诗、书、画、印,全面开花。

(《旧作新书》)
在自学中,他勇于探索开创,最推崇的一句话是:“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一次,他在工地作水彩写生,大风夹着沙石粉,吹落在调色盒上,产生了美丽的斑纹,这使他得到了一种新的技法——砂石法,用这种技法来表现天空的云彩,丛林的枝叶,颇有一种似与不似、肌理奇特的美感,之后还写过多篇水彩画技法探索的论文,并且在后来的水彩画创作中,绘画语言丰富了许多。

(《双清图》)
温心坦说,中国人欣赏画作时最崇尚诗情画意,诗与画只不过是表达的艺术语言不同而已。他注重文学功底,唐诗宋词,元代词曲,明人小品都在他的阅读之列。在他的画作中,所题之诗全是自己创作的,而且尽量避开别人的老话,着力寻找新意境的亮点,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得益彰。他认为一幅好画,一定不离“三性”:传统性,现代性,特别是个性。

(《题画一首》)
除了创新,勤奋好学也是温心坦的一大特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听说南后街的裱褙店有周昌谷的画作,他穿着拖鞋从闽侯坐船来到福州城,只为看一眼名家的画作。为了借到一本梦寐以求的《陈子奋白描集》,他翻山越岭60多里,从闽侯去永泰。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世简教授有一本绘画专著,温心坦读完以后,斗胆提起笔来给对方写了封洋洋洒洒的长信,信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指出书中的遗漏之处,商讨花鸟画的深层次问题。为此,张世简专门写了多封回信,解答了温心坦提出的诸多疑问,并结成“画友”,常有书画往来。2004年,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张世简还与林锴、侯德昌一道,向福建省委有关部门举荐温心坦,希望将其吸纳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天香冉冉》)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喜欢音乐,早年练小提琴、古筝、二胡。“《赛马》《江湖水》《奔驰在千里草原》等十几首独奏曲,我都能熟练演奏。”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他作词作曲的歌曲,被福建老年大学民乐队选中排练,福建知名音乐人、指挥家郑宝鼎还主动为该曲谱写配器乐谱,在多个场所演出,广受好评。“艺海无涯亦有涯,苦心造诣愿无赊。”温心坦为人憨厚、健谈,知识面广且谈吐幽默。

(温心坦旅游照)
用心抹艳夕阳红,退休仍发挥余热弘扬中华文化
退休后,温心坦并没有赋闲在家,担任了福建金秋画院的副院长兼秘书长,平日里还经常指导老年人绘画。他说:“绘画是一种美的享受,身处美的环境下,会不由得身心悦然。作画时保持站姿,凝神聚气,有益健康。画完之后自我欣赏,成就感油然而生。若将画作赠予友人,既增进了友谊,又润化了邻里关系。若作品能见报展览,那更是欢天喜地的事情。这些都为夕阳红增添了一抹美丽的光彩。”
除了热心教老年人学画、作画之外,温心坦还将余热用在了公益事业上。他时常捐赠或拍卖书画,将善款捐给病重之人或诸多慈善活动。
在教学互动中,温心坦不仅精心准备书画艺术讲座的素材、课件,还独立撰写30余篇书画教材,受到老年学员的欢迎。

(温心坦参观展览)
【各方评说】
赵玉林(诗人、书法家):“诗书画印一肩挑,陈谢潘林去未遥,左海英才堪屈指,阵前突骑看今朝。”
林焱(文艺评论家):他的生活是十多年一贯制。晚上,电影要放到深夜;清晨,他又踏着露水去寻找幽深的溪流、葱茏的树木,寻找自己生活创作的途径,找寻大自然对自己的苛求与厚爱。他的水彩画用胶、用盐、用粉,也用过蜡笔、油画棒、酒精;压印喷雾、皴擦,以至趁画还没干,用自来水冲刷。他很欣赏一句话:“无法之法,是为至法。”
许步书(作家):温心坦写意花鸟画的意境是人与自然对话中的物我两忘,内在精神与气质的吻合默契,生命流程中的一瞬间显出的真实、朴实、谦和与从容。
金睛(书画评论家):在花鸟画表现的技法上,温心坦一方面遵循传统技法,以小写意形式出现,色墨并重,给人以清新可爱,雅俗共赏的美感;另一方面在传统功力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构成以及水彩画的技法,使花鸟画在构成与色彩乃至技巧方面力求迥别于传统花鸟画,不断向现代花鸟画靠拢。在传统技法中温心坦仍然坚持以线造型,以书入画,写实为主,自题诗句,力求诗情画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温心坦写生照)
【代表作品】
擅长中国画、水彩画,诗、书、画、印、琴修养全面。美术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大展,或获奖,主要作品有《回娘家》《明月何时圆》等被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收藏;《秋林牧笛》《九曲泛舟》被加拿大文化旅游团收藏。
有《温心坦画集》《温心坦花鸟画》《草本画法》《木本画法》《心坦吟草》《温心坦诗选》等专著出版发行。作品与传略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词典》《中国诗词家大辞典》等大型词书十余部。(邱陵 郑旭/文)

(温心坦居室一隅,书柜上摆放着各种艺术品,体现主人的广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