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福州8月23日讯(记者 戴杰 张冰妮/主编 吴婷瑛)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多少优良古训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古人强调“家国一体”,中华文化崇尚“家国情怀”,亦缘于此。由“家风”的美好带来“民风”“政风”的美好,由家规家教带来社会风气的转变,由家庭传承带来文化传统的回归,是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家风”。正是对历史财富的有效运用和正面推动。
2017年8月23日,宁德市周宁县首个家规馆成立。从此,在民间传承800余年的林公“忠平”精神有了新“归宿”。政府重视,民间支持。林公忠平王家规馆的成立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家风,提高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宁县马坑乡党委书记蔡书定、周宁县纪委组宣部长陈新元主持揭牌仪式。玛坑乡乡党委、政府相关人员及杉洋村部分村民代表和林公忠平王管委会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周宁县马坑乡党委书记蔡书定、周宁县纪委组宣部长陈新元为家规馆揭牌
组织群众扫描二维码观看“林公忠平王家训”以及“林公忠平王家训”宣传片
据了解,周宁县纪委从2015年开始发动民间力量广泛收集,开展实地调研 12场,举办专家座谈会 7 场,系统性寻找忠平精神历史根源以及各地普及情况。2016年“林公忠平精神”系列专题片在福建电视台《今日法治》节目播出。为传承林公“忠平”精神,闽东一带畲汉百姓纷纷兴建祖堂680余座,成立“林公忠平王家范研究会”以及分会,解读《林公家范》,挖掘《林公家范》精髓,融合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版《林公忠平王家范家规》,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林公忠平王家范家规》体系,深刻解读,正面引导,使得一方百姓以及世世代代能够发扬光大林公忠平精神。林公“忠平”精神遗留大量家范家规,是周宁县大力挖掘和倡导的文化传承。
周宁县党校老师苏昌强为党员讲述林公忠平王家训
据介绍,林公忠平王,原名林祖亘,出生于1197年,成长于现宁德市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后为闽东一带畲汉百姓做出巨大贡献,深受历代畲汉百姓敬仰。林公忠平王家训每条都经历了时光的打磨,饱含着岁月的智慧,对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