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厦门9月20日讯(记者 林冰冰)只要在电动汽车底下安装一套接收装置,就能实现电力的无线对接……19日,在厦洽会展区上,一项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吸引了众多境内外客商驻足了解,而且还引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的兴趣。
近期,多个国家提出将在2025年至2040年禁售燃油汽车,我国工信部也开始研究制订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记者发现,在本届厦洽会上,多家企业集中推出新能源汽车概念产品。这些产品既有锁定家庭市场的小型豪华电动汽车,也有作为纯电动汽车配套的无线充电技术及设备,颇为引人瞩目。

在由厦门新页科技打造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生态项目展区,现场演示了电动汽车30千瓦无线充电系统,只见在电动汽车底下,置放着一个充电板块,通过无线传输持续为车辆供电。该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林桂江博士表示,这项无线充电新技术能实现电动汽车停车即充电、充电远程控制等多种实用功能。他表示,新页当前在打造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生态投资项目,正是立足新能源汽车的整个生态圈领域,架设了从车、桩、网、技术、产业、资金等一个新能源汽车生态完整运作的网,“这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经济上,各城市和地方政府发展的终极目标”。

“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户体验的瓶颈。”莅临投资贸易洽谈会参观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说,无线充电平台占地小,又不需要那些充电桩,所以最关键就是把车桩网怎么融合,使它的附加值能够发挥出来。
陈清泉院士发明过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对电动车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开发创新。他表示,新能源汽车进入成长期后,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同时也要有好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在他看来,电动汽车的性价比一定要能够跟现在的传统内燃机车竞争,老百姓才能买得起,用得起,用得方便,所以这个从政策设计、(电动车)动力总成、能源供应,这是一个产业链,(关键是)这个产业链产业生态怎么做好。
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6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已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