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福州9月24日讯(记者 李永贵)9月24日,由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委人才办指导,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的“榕树伙伴成长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期10名“榕树伙伴”人选,他们来自环保、教育、健康扶助、养老等不同领域的公益领袖。
据了解,“榕树伙伴成长计划”自今年5月对外发布以来,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的79位公益人发来的申请。经过为期4个月的专家初审、实地考察、专家终审,最终产生了首批“榕树伙伴”。
首批10名“榕树伙伴”分别为: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秘书长林斌、福建省蓝豹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李进福、福建省麦田阳光健康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武斌、厦门市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创始人林佩芬、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副总干事张春亮、厦门市湖里区童缘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盛俊锋、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主任贾媛、建宁县启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卢小群、恒申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游劢、福建省素馨小动物保护中心理事梁汀汀。
记者了解到,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榕树伙伴成长计划”,致力于培养“根扎南国,福荫八闽”的青年公益领袖,引领公益行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荣。
该计划将在5年内寻找并支持30名公益组织创始人或负责人去突破成长上的瓶颈,入选的“榕树伙伴”将得到连续3年的公益支持。其中包括每年5万元的资金支持,以及能力建设、外出考察、知识培训、平台对接、媒体宣传等多样化公益帮扶。通过该计划搭建的平台,“榕树伙伴”还可以交流分享公益理念,通过互助支持,实现共同成长。
“慈善事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和社会支持,也需要有专业慈善组织和人才。但目前福建公益从业者面临工资待遇偏低、发展空间小、生存压力大等问题,导致很多有理想、有能力、有热情的年轻人无法专职从事公益事业,加上公益人才数量有限、专业化程度较低、管理经验和视野不足,直接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在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上,还解读了《2017年福建省公益人才现状报告》。报告称,福建从事公益事业的70%社会服务组织员工工资在4000元以下,工资在6000元以上的不到3%,而与学历、能力水平相当的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薪资相比,将近一半的人表示薪资差很多;在工作强度方面,12%的人表示工作强度非常大,而感觉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占到了63%。薪资低、工作压力大、缺乏竞争机会和上升空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很多有理想、有能力、有热情的年青人无法专职从事公益事业。
据介绍,目前,“榕树伙伴成长计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将为榕树伙伴入选者提供知识能力提升的培训支持,公益筹款人联盟也将在筹款方面进行指导。
为公益人提供有保障的生活和有发展的职业空间,是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办方希望政府、公益慈善机构、高校和企业等能形成合力,为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创造日益良好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发掘和培育优秀的公益青年,全力支持他们的个人成长、资源拓展、能力提升等,为公益事业打造中坚力量,输送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