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平潭拟建中国首个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 11月7日挂牌

来源:中国网 编辑:林峰峰

中国网福州10月18日讯(记者 胡光华)“平潭将建立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该基地将于11月7日正式挂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副处长、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今日向本网记者透露了上述劲爆消息。

为加强国际南岛语族起源及扩散、闽台史前文化关系等重大课题研究,促进平潭地区文物、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深入发掘我国古代海洋文化内涵,增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成立“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

据了解,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是国家、省级考古科研机构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成立的国际性考古科研基地,该基地将依托社科院考古所、福建博物院的专业技术力量,立足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尤其是台湾海峡两岸史前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着眼国际南岛语族史前遗址考古新成果。该基地将成为国内外南岛语族专家进行研究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blob.png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指导基地改造 

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集文物资料整理、修复、标本保管、科研、教育、展览、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于一体,依托壳丘头遗址聚落群建设的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该基地主要发挥七项功能定位:闽台地区乃至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基地;“国际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课题研究基地;国际南岛语族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的平台;平潭地区史前遗址出土文物标本保管、整理、修复、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考古博物馆专业人员培训实习基地;开展公众考古以及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平潭人文旅游重要景点。

blob.png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领导指导基地建设 

为便于开展考古工作以及遗址保护,“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选址平原镇上攀村,西南距壳丘头遗址约1公里。基地将征收31栋(组)传统石头厝作为基地用房,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基地建设将保持原有石头厝建筑特色及周边景观风貌的要求,做到新功能与老建筑相结合。

blob.png

上攀村考古基地

根据基地的定位与功能,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科研区、展示区、遗址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预计2017年11月,完成其中6栋(组)房屋的征收(租赁),以及维修、环境整治任务。至2018年4月 ,再完成剩余25栋(组)房屋的征收(租赁),以及维修、环境整治任务。

blob.png

基地维修改造 

近年来,平潭考古发现不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6年平潭全岛史前遗址普查时,经初步勘探,在壳丘头遗址东侧的东花丘遗址发现大量青铜时期的柱洞等居住遗存。为此,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向国家文物局申报2017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并获得国家文物局经费支持,计划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考古队伍于2017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入场清理地表,布置基点,架设考古探方,计划至12月底结束2017年度发掘任务。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