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泉州10月19日讯(记者 周晓磊/文)18日,来自中东欧国际民间艺术节总监考察团结束了在泉州两天的“文化之旅”。首次造访的艺术节总监们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盛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短短的两天时间,考察团一行感受了美妙的南音,颇具风情的惠女服饰,栩栩如生的提线木偶。开元寺的一石一柱,南少林的一招一式,洛阳桥摩娑的痕迹,朴拙劲健的拍胸舞等等。

“泉州的文化是活的,可以动,可以跳,赏心悦目,看了非遗专场演出,特别喜欢提线木偶《训猴》,异国风情浓厚,Funny(有趣)。”来自爱沙尼亚Tarmo Noormaa告诉记者。
“走了那么多个城市,泉州让我觉得很不一样,这里,城市、美食都有它独特的符号和语言”。此次活动的领队、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欧亚处副处长关昕说道。“这里的老百姓保护意识很强,传承很到位。”

“对泉州,第一印象就是震惊,古迹众多、古意盎然、可口的美食,好喝的灵源万应茶。”立陶宛“太阳花节”总监Gediminas Ramanauskas喝了一口茶意犹未尽的说。
“泉州的城市记忆保留和传承的很完整,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们的文化有差异,语言也不通,但是仍然能很快的融入这座城市,这大概就是泉州的魅力”。洛文尼亚的总监Masa Novak说。

“非常感谢中国文化部的邀请,不仅深入了解到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同时,也让中东欧国家民间艺术家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今后有机会要邀请泉州的民间艺术到斯洛文尼亚交流。”玛莎·诺瓦克说。
此次来泉交流的有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11个中东欧国家的民间艺术节总监余30余人。
相关人员介绍,此次中东欧国家国际民间艺术节总监团访华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项目,泉州是第三站,此前该团已到云南省德宏州和怒江州考察。18日考察团一行结束泉州之旅后,前往上海市进行民间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