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AR技术,手机上的虚拟“鱼儿”可与现实生活场景结合,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
中国网厦门11月11日讯(记者 林冰冰)带上眼镜就仿佛置身旅游胜地、打开软件鱼儿就可以在手上游、点开链接就仿佛置身可以购物的实体店……11月10日,厦门市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带来了很多新的科技体验。
作为国内首个省级(副省级)VR/AR产业协会,目前厦门市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已拥有会员86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会员企业多涉及VR+地产、教育、旅游、游戏、医疗、媒体等多行业。其中,获得种子轮融资的企业占比21.2%,天使轮融资占比15.2%。
“过去一年间,厦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产业发展迅猛,已处于国内产业‘第一梯队’。”厦门市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会长林绍青说,厦门VR/AR产业发展主要走“内容为王”路线。他表示,目前VR/AR产业硬件尚未稳定,还在不停迭代升级中;相形之下,内容的需求则是不会过时的。加之厦门一直是国内动漫产业重镇,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内容打造上已经走在国内前列,成为国内VR/AR产业内容研发基地。
日前,由国家旅游局及HTC公司授权共建的中国VR旅游云数据服务平台就落户在厦门任我游公司。平台将国内旅游景区、酒店、美食、伴手礼等,以虚拟现实方式进行展示,取得良好效果。
厦门市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现场
VR/AR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据预期,到2020年,全球VR/AR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中国也将成长为全球主要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市场。日前,厦门出台的《厦门市VR/AR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中也指出,厦门将力争到2022年,建成6-10个特色鲜明的VR/AR产业园,入驻企业超过500家,VR/AR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实现在房地产、培训教育、电子商务、社交、工业领域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企业。
“虽然厦门企业在AR/VR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硬件设备对比北上广深等地尚处于薄弱的阶段,厦门市软件内容还有进一步成长的空间。”林绍青说,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就像一个新生儿,它充满着生机和希望,但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才能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