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消息 “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共同发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上致辞时透露。
于文明说,福建是对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平潭是建设海上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这样一个历史基础厚重、区位优势独特的地方召开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对于我们从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顺应新时代要求、发展中医药、谋划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于文明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仍然作为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独具优势的医学科技资源和医药产业资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发挥着重大作用。
于文明认为,中医药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1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陈冯富珍时提出:“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会见陈冯富珍时,又赠送中国针灸铜人雕塑,并强调指出: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这些都为医药卫生发展特别是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
于文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又通过《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时期指导中医药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了与沿线国家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国际标准,注册100种健康产品,在国内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
本次大会聚焦中医科学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于文明在会上提出了五点意见:
第一,要不断加强政策沟通。政策沟通是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我们一方面要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合作,充分借助“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合组织、G20峰会、博鳌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发展战略、运行规则、政策动态和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和规范,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政府间合作机制,加强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入、质量监管等方面双边的交流沟通和经验分享,为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走出去”搭建平台。
第二,要不断增进资源互通。中医药既是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也是我国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融合,秉持“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服务当地、互利共赢”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各类优秀中医药机构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中心,结合不同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重大疑难疾病,面向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融入当地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练好内功,在国内重点布局建设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为沿线民众特别是周边国家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
第三,要不断扩大科技融通。科技融通将为中医药“走出去”注入新的动力。屠呦呦研究员从浩瀚的中医古籍中汲取灵感发明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陈竺院士团队推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其研究成果应用临床,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这些都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我们要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一批集聚国内国外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平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多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产出一批重大的具有原创性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第四,要不断深化民心相通。中医药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深入挖掘中医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使其传承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哲学思维鲜活起来,与沿线国家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让“辨证论治”的哲学观、“大医精诚”的价值观等优秀文化融入沿线国家。另一方面要坚持互学互鉴,在传统医药领域深耕细作,尊重各国传统医学的原创思维,尊重各国传统医学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价值和特色,尊重各国传统医学的发展道路,在讲好中医故事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活力。
第五,要不断促进服务畅通。我们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和惠及其他国家人民的健康福祉。我们一方面构筑中医药服务贸易体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充分利用有关国家的政策便利,充分运用市场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支持100种中药健康产品开展国际注册,加快构建以沿线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精做强做特我国的中医药服务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市场份额,使我国的中医药更便利地服务沿线国家民众健康。(胡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