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漳平芦芝养兔达人带领贫困户自主创业脱贫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嘉昕

中国网海峡频道12月26日讯12月25日,福建漳平市芦芝镇芦芝村八江家庭农场主人严柏章和他的妻子陈香贞,在当地农业、扶贫干部和畜牧养殖技术人员的关心、指导下,正忙着在他们家创办的养兔基地里,认真学习、掌握兔子防治、繁殖等关键技术。严柏章说:“我们这个养兔基地目前存栏兔有两万多只,年出栏商品兔1万多只,远销漳州、厦门、龙岩、广州等地市场。基地兔种都是引进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优良品种,饲养起来技术性很高,有农业、扶贫、畜牧专业人员的帮助、指导,我和妻子在发展养兔业中心里就很踏实,也很有信心!”

漳平市芦芝镇分管扶贫副镇长陈有钦说:“做事利落、语速很快、思维敏捷的严柏章给人的感觉很精明干练。他是芦芝村八江家庭农场的主人,于2004年与妻子一起创办特色养兔基地,专门进行种兔培育、肉兔养殖,带领当地的贫困户走上了一条自主创业、增收脱贫的道路。”

八江家庭农场位于漳平市芦芝镇芦芝村九龙江畔,是独生子女户严柏章和陈香贞夫妇创办的养兔基地,兔养殖业成本不高但产品品质优,肉质鲜美,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该农场在原有的养猪场基础上改建而成,2003年4月经过半年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严柏章关注到现在饮食业所追求的绿色、健康、美味、养生等消费理念,其基础都来自农村农副产品。2004年3月,他起步走上了养兔创业之路。2007年,严柏章从外地引进比利时野兔、意大利奶兔等品种,并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了防治、养殖、繁殖等关键技术。目前,他现已将养兔业发展成规模化。该养兔年均用工18人,其中长工6人,短工12人,为村里的10多个贫困户提供了培训就业平台,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刚开始发展养兔,严柏章也是为生计所迫。一开始,创业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专门去学习,但对方教给的技术不多。虽然养殖对严柏章来说不是难事,可养兔还是头一回,由于经验的欠缺,第一年购买的200只种兔,在当年春节前后几个月就死去了50多只,损失近3万元。这对于当时的严柏章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幸好漳平市妇联、农业等部门及时帮助严柏章夫妇在联社申请了两笔共10万元的贴息贷款,又因独生子女户家庭农场,计生部门给予了奖励5万元。

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改良,严柏章养兔产业渐渐走上了正轨。几年来,八江家庭农场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先后多次引进比利时野兔、意大利奶兔等优良品种的种兔,农场总占地面积50亩,兔舍15座占地6000平方米,周边种植有桂花、板粟、百香果等经济作物,形成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到现在存栏商品兔两万来只,年出栏肉兔一万多只,年净收入约30万元。

“扶贫先扶志,输血变造血”,芦芝镇以“专业合作社(农场)+贫困户”的芦芝八江家庭农场作为项目实施指导平台,通过报名后筛选10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组织分工进行商品兔养殖。正因为体会过贫困,所以,严柏章感同身受,不想让他人贫困;正因为曾在技术上栽了跟斗,所以重视技术培养,不想让贫困户重蹈覆辙。严柏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贫困户他们以最大程度的技术支持,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除了经过为期5天的专业免费培训才发放种兔外,还帮农户到实地看兔舍,并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其负责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并以不低于市场价保底回收。有了这个保价回收,贫困户们就能信心满满地放手去做了,解决不会养和销售难的问题。

一只满月兔在30天就可以出栏了,正常情况下一只母兔一年可以产出商品兔40-50只,那么按照保底价,40只母兔一年可产生1.5万元左右的价值,这给贫困户脱贫增添了很大助力。目前,芦芝镇芦芝村第一批贫困农户兔舍已经全部建成并开始养殖。贫困户加入兔子养殖以后,积极性变高了,一些人之前在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的贫困户,现在都不一样了,他们通过养兔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

严柏章说:“创业虽然艰苦,但是精神上却非常充实,我的目标是带领芦芝镇的贫困户都来养兔脱贫!”(胡光华 林松金 林向华)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