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让春天从高雄出发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嘉昕

2017年12月10日中午,一条电讯从高雄传来——余光中老先生于今年上午10时04分在高雄医院仙逝!

未标题-4.jpg

图一:上午,余光中大师追思会在高雄第一殡仪馆举行。台湾各届人士近千人参加庄重肃穆的追思会。华光学院董事长吴其萃向华光学院首席客座教授余光中大师教献花蓝,表达五千华光学子的哀思

一阵热泪顿时盈眶!一阵往事涌上心头......

(一)宝岛觅乡贤

那是2011年1月,我又一次率领18名教师赴台参访学习,15日参加台北粥会617次聚会,和陆炳文会长商讨学院今年开工建设世界文化名人村的计划。我的愿望是想在台湾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率先入住,话刚落音,陆会长即脱口而出:“那就是余光中教授,非他莫属了!”我一拍脑门:“我怎么这么笨,竟想不到这位乡贤!”

1月18日,和陆会长到达高雄已不早了。台湾首府大学董事长蔡清渊已在他大学经营的五星级莲潭国际会馆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并在尚荷轩订好了晚宴。

六时整,余光中教授和太太范我存教授应约自驾车来到酒店,彼此一阵寒暄之后,我才重新细细端详这位向往已久的乡贤,但见他从容脱下深红色的绒帽和灰色的风衣,显露出一身清瘦的躯体,白里透红的脸庞,闪烁着一股智者的光芒,这或许就是千金难买的“老来瘦”吧!

蔡董事长为我们准备了十分丰盛的晚宴,大鱼翅、龙虾、瑶柱、羊排、青斑鱼等十来道大菜。余教授食量不大,每人半只龙虾,他竟不动一口,说:“我吃不了了就别动,这样才不浪费。”我心里想余老可能牙齿不太行了,吃不动这带刺的家伙!一会儿,又上了青斑鱼,我这时也吃得差不多了,竟不礼貌地说:“要不,我们把这道菜撤了吧?”谁知余教授却说:“别!这鱼已经为我们牺牲了生命,还到不了我们的胃口,不白费了它无畏的牺牲吗?”众人皆大笑,原来余老想吃这已剔了骨头的净鱼肉!真是性情中人啊!

和余老的第一次谋面就在这亲密无间的坦诚中开始,席间,我们谈到了家乡泉州,谈到东西塔和洛阳桥,余老还郑重地介绍了他前年作为泉州市形象代言人站在央视舞台的情景,言语中充满了泉州人的自豪。在谈到妈祖时,余老说:“妈祖不仅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守护神,万一有一天,两岸海军对峙时,妈祖一定会站在中间,大声说,别打了,我们需要和平!”此时,席间每一个人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25年前,1985年的9月底,余光中先生,应“国立”中山大学创校校长、前“教育部”部长李焕聘请,离开了寄居11年的香港,回台湾担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研究所所长。一时之间,余教授让中山大学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有“文化沙漠”之称的高雄市,也因余光中的长期居留,慢慢吐露出文艺的光华。当时最被人称道的,竟是一首经典“余诗”——《让春天从高雄出发》,从此改变了人们对高雄的刻板印象。

当天晚上,余教授的好友陈碧铃夫妇得知我们的聚会,也特地赶来参加。当她知道,余教授即将入住“泉州世界文化名人村”的消息时,竟于席间开车回家,往返近两个小时,取来一件127×220公分的书法作品。原来这是十多年前,台湾故宫著名学者楚戈先生为余老《让春天从高雄出发》的诗作书写的书法作品,原作早在高雄市历史博物馆开馆时镌刻于主题墙上供人浏览。如今纸本竟现眼前,竟是十分的真真切切,令人感动。陈女士把这作为余光中教授入住“名人村”的第一件物品,慨然赠送给我,这又是此行一个意外的收获。席间,余教授为即将奠基的“泉州华光学院世界文化名人村”题写了牌匾,并欣然应允,作为第一位入住该村的专家。

谈到了诗,余老神采飞扬!我问:“余老,您现在还写诗吗?”他说:“当然!除了每周几节研究生课程外,我还坚持写,不断写!”我说:“余教授,今年您回泉州,我陪您到洛阳桥看看,您能否为这千年古桥写上一首诗呢?”余老说:“好!我一定写,但你要陪我从桥头走到桥尾,这样我才能找到灵感!我还要站在高处,完整地看看古桥,因为登高才能望远,望远才能怀古!这就是空间与时间的哲学。”

宴会结束后,我陪余教授走向会馆停车场,并肩而行时,我斗胆问:“大师高寿?”余老爽朗一笑:“虚度八十四。”我惊讶不已:“您老还每天这样驾车?”他说:“当然!两年前,我和太太到澳洲旅行,我们也是租车自驾游的!”

好一个大师风度!好一个大师风采!依依惜别之际,大师敏捷地钻进他的白色丰田小车,神采奕奕地和他太太一起慢慢地驶入了高雄的万家灯火之中。我无限感慨,两岸的人啊,怎么就这样的亲近,这样的和谐!

1 2 3 4 5 6 7 8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