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编制《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 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中国网海峡频道讯 为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和有效指导“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泉州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环泉州湾地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研究未来环湾城市发展的愿景目标、空间战略和行动纲领,引导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生的“美丽泉州”。


日前,《环湾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经泉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讨论研究后,于2017年12月呈报市政府研究。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总规实施评估报告、总报告、负面清单专题三部分。


总规实施评估报告:按照《城乡规划法》内容要求,从人口与用地规模、产业经济、城乡空间格局、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基础设施、人文与生态体系以及规划实施机制等7个方面对《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形成了43项主要评估结论,重点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空间的冲突加剧;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环湾地区重大基础设施缺乏统筹协调等。


总报告:在总规实施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围绕凝聚环湾战略共识,推进环湾协同发展要求,制定“美丽泉州”发展纲要。按照更好的提高泉州城市整体竞争实力和进一步优化总体规划实施方式为导向,提出了以实现城与乡的全域布局统筹、推进产与城的全面融合发展、引导上与下的规划协调传递为核心思路,通过目标与发展规模一体化、生态空间维育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产业空间格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特色资源利用一体化等六大策略,实现环泉州湾地区建设成为三生融合的“海丝门户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创新智造名城、宜居大美泉州”的目标愿景。


负面清单:为确保一体化规划的战略的落实,优化总体规划的实施工作,提出“负面清单”的管控方式。负面清单的具体管控要素制定考虑了协调区域利益和留有地方弹性的要求,意图构建一套控制深度存在差异、各个主体均能接受的导控机制,以确保一体化规划的发展设想能够得到有效传导。在管控方式上,规划结合空间层次和行政辖区实际特征,对规划区内不同地区(市辖区、辖区外中心城区内、中心城区外2980规划区内)的“负面清单”进行管控精度与深度的调整。


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相比,《环泉州湾城乡一体化规划》对未来环湾地区的目标定位、空间结构、公共中心体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有了更深层次的细化深化;对2980平方公里规划区、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进行了优化调整;并重点增加了生态管控、综合交通管控和分区指引(负面清单)等内容,优化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确保规划发展思路得到有效延续和传递。其中,以“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精准规划管控,这在福建省内规划编制工作中属于首创,得到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赞扬,《环泉州湾城乡一体化规划》也因该工作亮点获得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下阶段,市城乡规划局将依托《环泉州湾城乡一体化规划》成果,继续深化“多规合一”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逐步将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多规合一”成果纳入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加载城市敏感地段(区域)空间界限数据,实现图形直观表述,为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监管关,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协调各部门推进专项规划修订编制,落实差异图斑调整工作。按照“多规合一”一张图成果,协调相关部门以此为基础,对各自专项规划进行修编(改),通过实际行动消除规划差异。三是借鉴试点城市工作经验,其他县(区)要结合总规修编,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形成一个县(市)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周晓磊)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