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嘉昕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根据我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警情,梳理出近期几类高发案件,提醒广大市民,避免上当受骗。

1.网上贷款诈骗。临近农历新年,不少人急需用钱周转,一些人认为从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时间较长,又急需资金周转,图省事、怕麻烦,于是就想到从互联网上找寻各种贷款网站、APP以应对所需,骗子正是看到了这些人的需求,就以大额度,低利息,对征信没有要求等幌子,大肆吸引受害人前往咨询借款,之后就以放贷前需要各种手续费、保证金、补充银行卡流水等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肆无忌惮地实施以发放贷款为名的诈骗活动。此种诈骗类型也成为近期发案数量最多的被骗类型,仅12月8日至12月15日一周时间,我市就发生了近40起该类诈骗案件,受害人损失近百万元。

我市南安受害人林某,2017年12月4日收到一条短信称可办理大额低息贷款,林某就拨打联系电话,对方自称是邮政储蓄银行银行工作人员,让林某添加微信,通过聊天告知林某其可帮助办理1-30万元的贷款,利息是6厘,通过微信给林某发来办理贷款“说明“、”意向书”、“合同书”等等文件,让林某按要求填写,之后陆续以各种借口让林某进行转账,包括支付贷款“激活金”3万;因账户流水不够需转账到指定账户2万;因放款额度可以从10万提升到30万,因此需再转流水10万等。总计骗走受害人林某人民币15万元。

此类受害者往往是缺乏电脑知识、对网上银行的操作流程不熟悉以及对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小额投资者、个体商户等急需周转资金的市民,或者是负债在身走投无路人员和其他急需资金的人员。警方提醒,如不熟悉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还是应选择各大银行等正规信贷机构进行贷款,避免上当受骗。

2.冒充公检法诈骗。2018年1月以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陆续接到市民举报,称接到手机尾号为110的来电,自称警察,以市民涉嫌犯罪为由,要求配合调查的电话。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市民,这一类均是境外窝点呼入的诈骗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这些假冒警察的骗子。这些手机尾号为110的诈骗电话(如13343**7110、13055**9110),均是境外诈骗窝点的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呼入的网络电话,用来实施冒充查案类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类:1、冒充公安局,谎称事主涉案,要求到公安局领取公文。2、冒充各地通信管理局,谎称事主身份证被冒用,办理了手机卡并发送了大量诈骗短信。3、冒充公安局,谎称事主身份证被冒用,办理了银行卡,并涉嫌重大洗钱案件。

泉州已经有不少群众上当受骗。1月6日下午,安溪受害人林某接到此类诈骗电话,骗子告知其涉嫌洗钱,现在是直接由“党中央成立专案组秘密调查”,因此让受害人前往酒店开房在一个安静的环境接受所谓的隔离审查,然后骗子通过qq发送刑事逮捕令的图片给受害人看,要求受害人登录一个“资金清查”的网站,输入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输入之后骗子对受害人说,要马上对受害人的银行账号进行清查,让受害人如果有收到银行短信验证码要跟他说。结果,在1月6日至1月8日期间,骗子总共从受害人账号内转走资金近95万元。

1月6日,晋江受害人王某也是接到这样的电话,随后王某将本人银行账号及密码告诉骗子,导致卡内22000元被转走。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的形式办案,公检法机关之间的电话也不能进行所谓转接,不会提供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一旦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要一律挂断。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对于陌生人来电一定要设法确认其身份,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资料,更不要转账!不要转账!不要转账!不要相信所谓的安全账户,如遇到诈骗造成财产损失的,及时报警。

3.冒充老板、领导、熟人诈骗。冒充老板诈骗公司财务、冒充领导诈骗下属、冒充久未联系的朋友找你借钱等等此类较为老式的诈骗类型在也是近期高发的案件类型,其中最高被骗金额达169万元。根据相关数据,泉州市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就有50多万家,很多企业的相关信息都暴露在互联网上,诈骗分子往往根据企业的真实信息,专门设计剧本,对公司的财务、出纳人员进行诈骗。往往轻信骗子一转账,就是几十上百万的公司账户资金被骗,给当事人及当事企业造成严重伤害。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此类诈骗手法是完全可以防范的,受害人上当受骗均是不严格遵守财务制度造成的。转账的时候没有经过再三确认,轻信qq、微信文字聊天发来的指令,因而上当受骗。

4.网购退款类诈骗。时下大家都选择网上购物进行消费,诈骗分子也针对这一现象更新骗术,以泉州为例,2017年以来冒充购物网站(钓鱼网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已发案600多起,群众损失金额达900多万元,其中冒充淘宝客服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最多,此外还有冒充京东、唯品会、大麦网、酒仙网等购物网站客服人员实施诈骗。

诈骗嫌疑人先行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及订单详情,通过打电话或短信方式以快递丢失、货物残缺、系统升级等理由进行退款,引导受害人进入钓鱼网站操作,骗取受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现金转走,或直接发送支付宝、微信二维码给被害人,让被害人输入支付密码等方式实施诈骗。

5.兼职刷单类诈骗。职刷单类诈骗警情今年以来成为我市发案数最多的被骗类型,受害人当中,就有不少是在校学生。诈骗分子在各类社交网站、QQ群、微信群内发布各种高佣金的兼职招聘信息,很多在校学生因为空余时间较多就主动应聘兼职。后骗子告知兼职内容是网上购物代刷单,称任务完成后全额返还本金,每单还可抽成5%佣金。但是受害人连续为其拍下支付大额“订单”之后,骗子就卷款而逃。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都是骗子设好的陷阱,尤其是需要先行垫付资金的完全都是诈骗,骗子多会以高利润为诱饵,利用受骗人想赚钱的心理,骗取更多资金。现实当中如果想要兼职的话要选择正规的机构、企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相信简单操作,日进斗金的骗术。(周晓磊)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