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党建+扶贫”:福大学子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倪夏冰

中国海峡频道2月8日讯  “利洋村,坐落于宁德市蕉城区西部海拔600多米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产业落后等原因,当地的年轻人渐渐离开了村落外出打工,从而形成了空心村的局面。”实践队刚下车来到村庄,当地驻村干部王明便向同学们介绍起了利洋村的基本情况。很难想象,在几个月前王明还是福州大学的一名辅导员,就在去年12月初,为响应党中央全面扶贫的号召,他受学校的派遣来到了利洋村担任第一书记。

可以说自利洋村被评定为福建省重点扶贫特困村以来,便与福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助力利洋村脱贫致富,福州大学不仅派遣了优秀的干部驻村,更是依托高校的专业知识、校友会等丰富资源,对利洋村的脱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帮助。

深入调研 资源整合助发展

为弘扬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建扶贫的优势,1月27日,迎着凛冽的寒风,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的大学生实践队率先来到利洋村,在学院团委权斌老师带领下,秉承着“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理念,积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扶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走进利洋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四面环山的土坯房,无人耕种而荒废的成片土地,山上在严寒的天气下稀稀拉拉的草场。在针对当地建设布局的考察中,实践队的成员们发现整个村落的田地、区域规划地很不合理,并缺乏文化特色以及一些地标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可玩的,像外来旅游的人看到这么漂亮的展旗峰想拍个自拍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一名实践队员开玩笑道。

8.jpg

福大学子深入福建省级重点扶贫特困村——“利洋村”调研,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调研是一个复杂而琐碎的工作,为了最好地完成任务,在为期两天的调研内,实践队走遍了利洋村的每一寸土地,记录下独属利洋村的风貌与特色。此外,在深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实践队也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现状以及村庄的人居环境现状、历史文化背景。

9.jpg

福大学子深入福建省级重点扶贫特困村——“利洋村”调研,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返校后,建筑学院的实践队员们也将利用假期的时间,整理所收集到信息,并用科学化方法分析总结,最后将整理包括设计图、效果图、文字报告等在内的丰富完整的规划成果交到村民手中,为利洋村后续继续进行综合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出谋划策 以党建带动扶贫 

紧随着建筑学院师生的步伐,来自福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习社的五名大学生党员在校团委副书记林航、组织部部长陈山的带领下,于2月3日也来到利洋村深入调研学习,齐心协力为当地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11.jpg

福大学子深入福建省级重点扶贫特困村——“利洋村”调研,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我认为利洋村的发展可以根据地方特点来做,整合优势资源,优先发展产业才能发展农村,尤其是优先发展龙头产业,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来吸引更多村民进来,从而带动其他产业,进而实现收入保障,”在福州大学师生与利洋村两委干部就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交流探讨会上,林航老师谈到了习总书记的乡村振兴战略,他表示,学校会全力支持利洋村的扶贫工作,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渠道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调研并结合利洋村的实际给出发展建议。

10.jpg

福大学子深入福建省级重点扶贫特困村——“利洋村”调研,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正如云霄县的峰头村,在专家的帮助下,引进‘波尔山羊’、‘巨菌草’等南方稀有品种,利用当地的特色环境优势和生态养殖的新模式,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让村民们参与进来,既增加了就业也提高了收入,”践习社成员潘建军在交流会上联系十九大精神,并列举了其他扶贫村落的成功案例,赢得了阵阵掌声。

驻村书记王明在带领践习社成员拜访老党员詹华财家时,詹华财紧紧地握住王明的手表示感谢。王明提到:“这位老共产党员,已是耄耋之年,一辈子都没有结婚,无依无靠,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土坯房,仍然积极参与村子的各项工作。”从校园工作到基层工作的转型,让王明感触最大的是在老山深处还有这么多的共产党员仍在坚守着,“因为村子贫困,不少党员外出打工,连召开党员大会都很难召齐,利洋村的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但是仍有几个党性很强的老党员,还在为党的事业奔波,依然在为村里的百姓做实事。”

“扶贫工作中可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邀请一些年轻党员回村进行产业种植的试点,如果项目取得成功,就能让贫困户们也参与进来一起致富,以先富帮带后富的方式,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会上,践习社师生们结合利洋村党建的现状提出了“党建+扶贫”的发展模式,而这一看法得到了村党委书记詹荣寿的认同。

走下基层 校地联动创先锋

“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尽快修好门前的这条路,这样以后我们上山种田就方便多啦,”在与村民交谈中,实践队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纯朴热情以及想要摆脱贫困生活的殷切期望,更加坚定了扶贫攻坚的决心。

“利洋村离镇上有7至8公里,村里人基本上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劳动力严重外流,产业十分薄弱,乡村建设也很滞后,”在考察当地的种植业时,王明介绍道,他希望能尽快找到当地发展的先导产业,再发展其他相关产业,通过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式,努力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田地整合、规范建房、创意文化墙、防洪堤、拓宽河道......大学生们运用专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调研的深入了解,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实为我们的扶贫工作提供了不少启发,”王明在听取了践习社成员们的建议后坦言,利洋村的发展离不开福大的支持,同时也希望大学生多下基层,增加社会阅历的同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12.jpg

福大学子深入福建省级重点扶贫特困村——“利洋村”调研,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为了促进校地联动、帮助利洋村脱贫工作长效化,福州大学团委与利洋村举行了挂牌合作仪式,双方将携手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李永贵 潘建军 徐琨捷)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