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南京老淹水片区调查:排除万难 棚改也要推下去!

来源:新华网 编辑:吴海东

一条满是尘土的砂石路,隔开了秦淮河大堤和密密匝匝的低矮平房,河堤上晾晒着各种被淹水浸泡过的衣物、家具和电器,河堤下的平房里阴暗潮湿——这就是每年汛期总是“抢镜”南京各媒体的南京市秦淮区象房南村。南京已经放晴了好几天,但记者昨天来到这里,一切还都流露着洪水“洗劫”过的痕迹。

“哎,我们这里是大水大淹,小水小淹,几十年了。”69岁的蔡冬根老人打小住在象房村,对淹水已经见怪不怪,但去年和今年的大水,还是让他家很是遭罪。“我们用沙包堵,用塑料盘往外舀,还是不顶事,大水还是漫过来了”,老伴无奈地说,家里积水过了脚踝,鞋子漂起来了,家具、冰箱、电瓶也受潮了,“你看,这水退了好几天了,潮气还没消掉”。

蔡冬根家靠近河堤,地势较高,淹得算轻的。顺着窄窄的巷道,越往里走地势越低,秦淮区建设局的高志平指着最里头的平房说,大雨期间这里淹水齐腰。水退后房管部门检查发现,有的房子成了险房、危房,不能住人了。

象房南村位于大明路和城东干道之间,沿着秦淮河绵延了1.5公里,进深才四五十米,整个片区细长细长的。由于这段河道地处秦淮河进城口,月牙湖、友谊河和运粮河都汇集这里,防汛压力极大。“每次汛期下雨我的心就提着,晚上不敢睡觉”,大光路街道城管科科长吴和平说,今年汛期街道配备了26台潜水泵、2台柴油泵,区防指也增援了10台抽水泵,组织了街道干部、城管队员和民兵150多人的防汛突击队,从7月1日起在象房村摸爬滚打了8天8夜,筑沙堤、强排水、挨家挨户助排,可是由于地势低矮且欠缺地下管网,加上秦淮河高水位顶托,居民家中还是不同程度进了水。大雨那几天,街道社区干部分头到居民家中登记排查,劝导居民转移疏散,安置点配备了被子、食品和常用药品,共疏散了120户居民620多人。

“象房南村太不适合居住了”,秦淮区建设局局长李铭介绍说,象房南村地块其实是外秦淮边上的河埂地,地势本来低洼,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菜农和下放知青回宁,就在这片城中村地块上盖起了密密麻麻的平房,地下没有管网,十年要淹七八回。平房通过一条条窄长的巷道串联,巷子多为不到一米宽的“一人巷”,两人并排走都不易,上面顶棚盖着也不见阳光,居民的衣服是阴干的。这里不通管道气,消防车也开不进来,多数住户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多年来,街道和建设部门一直想启动象房南村棚改,可由于住户多达1150户,拆迁资金要13亿多元,而且由于地块狭长,不具商业开发价值,资金难以平衡,就一直耽搁下来了。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