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星期五

漳平象湖镇土坑村“迎八骏”竹马舞闹新春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嘉昕

中国网海峡频道2月28日讯 春节期间,漳平市各个乡镇地区都会举办各种各样极具地方特色的新春民俗活动,庆祝新年,祈福迎春。在该市东部的象湖镇土坑村,保留着着一个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迎八骏”竹马舞,这是个活动流传至今已经超过500年的民俗活动,每到春节期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举办,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未标题-3.jpg

“迎八骏”竹马舞在当地有着十分严格的流程。每年大年初一,村民们敲锣打鼓,到山上特定方位砍下最漂亮的竹子用于制作竹马。大年初二,有着多年经验的当地匠人进行竹马制作,马首、马身、马脚脚用竹条编织,再用纸张糊裱,油漆漆过,最后用颜料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颜色艳丽喜庆,形状维妙维肖。该活动在大年初三至正月十四持续进行。八名青年男女骑着竹马,手持竹马鞭,在“马夫”的指挥下表演。竹马表演形式以走场为主,有“士兵出征”,“绕8字”、“双进门”、“水溜溜”、“绕八字”、“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等十多种舞步。跑竹马在民族吹打乐器精彩演奏的配合下,由慢到快,驰骋跳跃,犹如万马奔腾,沙场冲杀,表演场景十分热烈。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家家户户的村民们恭迎竹马到家中祛邪祈福,祈求安康。至正月十五,在村里的祖祠进行最后的表演后,竹马将被统一烧毁,寓意着扫除邪气,迎春接福。

未标题-4.jpg

据当地村民介绍,土坑村“迎八骏”竹马舞源自于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王昭君奉命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以此为背景,曾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土坑先贤们以“昭君出塞”的故事创编了竹马舞,后来随着人口大迁徙,将此民俗活动带到当地,并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土坑村的“迎八骏”竹马舞的八位演员分别扮演的是汉元帝、藩王、王昭君等八位人物,其中的表演内容包括五马穿索,迷惑敌军,布阵逃跑等,也与“昭君出塞”故事相吻合,可以侧面说明,“迎八骏”竹马舞是及富历史内涵、渊源流长的传统民俗活动。(陈俊毅 胡光华)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