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 主动拒绝非法来源的象牙及制品
东南网莆田3月5日讯(本网记者陈朝杰)今年3月3日是第5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由国家林业局驻福州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福州办事处)、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仙游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仙游县林业局、度尾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18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在仙游海峡艺雕旅游城举办。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刘德望副主任、国家林业局驻福州专员办尹刚强专员、李彦华副专员,福建省林业厅欧阳德副厅长、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林少霖会长、仙游县郑秉忠副县长出席了宣传活动。仙游县直有关单位、乡镇代表、学生代表、新闻媒体等共约450人参加活动。
本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全国宣传主题是:保护虎豹,你我同行。针对福建省的实际,我省决定在此基础上,突出“保护野生动植物、主动拒绝非法来源的象牙及制品”的内容。
宣传活动上,刘德望副主任、尹刚强专员、欧阳德副厅长、林少霖会长分别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作了讲话;仙游县工艺美术行业代表宣读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的承诺及倡议书;学生代表宣读保护野生动植物倡议书。此外,现场还举办旨在引导民众杜绝非法加工销售和消费象牙及制品的“保护大象宣传牌”揭牌仪式,向民众发放“主动拒绝非法来源的象牙及制品”宣传品派发仪式,并布置了内容丰富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展板。
1973年3月3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华盛顿签署实施。40多年来,《公约》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有成效的环境保护公约之一。该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各缔约国政府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贸易控制来确保野生动植物种的持续利用不会因国际贸易而受到影响。目前,全球有35000多个物种被列入该公约管理范围,183个国家成为缔约国。我国于1981年加入CITES公约,是第63个签字国。为了纪念公约签署这一重要事件,2013年12月20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这个日子的确定彰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特殊关注与关爱,彰显了全世界对地球资源及人类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亦是全世界野生动植物的福祉,对于激发世界各国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绿色地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省地处亚热带,生态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65.95%、居全国首位,是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省份,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216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我省先后出台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福建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截至目前,全省林业系统已建自然保护区89个、保护小区3300多个、森林公园177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划定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286.2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的30.9%,野生动植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得到有效保护。经过多年的积极保护,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整体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但野生动植物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受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栖息地破碎化、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严重。受不法利益驱使,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在一些行业还时有发生,不仅威胁资源和生态安全,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国家形象。此外,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知识仍需强化和巩固,滥食野生保护动物等一些不良习俗、风气亟待扭转。
国家林业局驻福州专员办尹刚强专员指出,由于栖息地丧失和非法贸易等因素,虎豹、大象、穿山甲等大量野生动植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作为《公约》缔约国和负责任大国,为保护大象,我国先后暂停除了科学教学、文化交流、公众展示和执法司法所需外的象牙进口;2016年12月,国务院又决定,从2017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今年是中国实行象牙全面禁贸后的第一年。福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原因,一直是象牙加工和贸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象牙及其制品走私和非法贸易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能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全面停止象牙的商业性加工和销售,阻断一切象牙及其制品走私行为,坚决打击象牙非法贸易,将成为全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今天选择在雕刻工艺悠久、被誉为“中国艺雕收藏文化名镇”的仙游县度尾镇开展宣传活动,就是要呼吁社会民众、来往客商和相关企业用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决定,为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作贡献,也为福建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添光彩。
福建省林业厅欧阳德副厅长指出,下一阶段,各级林业部门应从以下3个着力点入手,进一步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要着力加强栖息地保护。通过建设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进程,提升管护水平,确保资源安全,使其成为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永久基因库,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二要着力加强宣传教育。要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奢侈浪费和不合法不合理消费;要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在自然课堂的学习和体验,增强公众保护自然生态的主人翁意识;要广泛发动基层林业部门、志愿者和电视、电台、报刊、微博、微信等媒体,推动宣传工作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部队、进企业,尤其是要让宣传工作深入到深山区、偏远地区,营造全民共同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三要着力加强执法监管。大力构建保护执法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野外资源档案并落实监测巡护责任,建立和完善部门间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责任追究机制,将打击走私和非法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和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要加强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专业精湛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队伍。要加强部门间保护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落实“守土有责”的属地管理职责,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林少霖会长表示,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协会成立30多年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发挥好协会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以及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每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是本会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协会积极协助当地主管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举办野生动植物摄影书法绘画展、征文比赛、科普讲座、文化演出,组织观鸟比赛、数鸟活动,组织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宣传教育等等。协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人多势众优势,继续协助主管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主题活动更具广泛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