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星期五

漳平有个村民服务村民“跑腿社”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嘉昕

中国网海峡频道3月12日讯 近日,福建漳平市溪南镇东湖村93岁高龄的陈淑治老人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贵客—村民服务村民“跑腿社”跑腿员、村委会副主任张金周,番嘘寒问暖、帮忙打扫卫生,让老人很是感动。老人膝下无儿无女,村里的“跑腿员”已从其“儿辈”变成“孙辈”,从未间断过。

“自1988年算起,我们村‘跑腿社’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最初由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成立。人员虽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不向乡亲收一块钱、不拿村里一份补贴’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东湖村党支部书记张北秀说,“跑腿员的接力“跑腿”,为东湖村“跑”来了良好风气,“跑”来了“龙岩市平安和谐村居”,“跑”来了“闽西十大最美古村落”、“省级传统古村落”。

溪南镇东湖村过去交通条件落后,村民办事往集镇和城里赶,非常不方便,一些乡亲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工作人员说的话,有时一件事要来回跑好几趟,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压根就没办法跑远办事。为此,村民们在当地农业干部、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大家商量,应找一些人帮乡亲们“跑腿”。根据“居住相邻、从业相近、集中管理”原则,整个东湖村按莲花扇形”划分为若干网格,组建了10个“跑腿”服务点,形成“村一片(组)一户”三级联系服务网络。各“扇形点”群众从本片区内推举一名“村干部跑腿员”、一名党员跑腿员”和一名“志愿跑腿员”。“扇形点”内有哪些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空巢和孤寡老人、孤儿和留守儿童,每个“跑腿员”手中都有一本详细的“台账”,不用困难群众找上门,“跑腿员”就会主动帮他们往集镇和城里“跑”事情。

近年来,面对诸如农村建房用地审批、支农惠农资金领取、新农合、新农保、民政优抚、政策咨询等事项,“跑腿员”与镇农业干部、扶贫工作人员积极联系,通过微信、电话、面谈等形式,第一时间把“菜单”接下,并帮村民“跑”。他们还当好“传声筒”,及时把上级的惠农、扶贫政策告诉乡亲们。而乡亲们家中有“红白事”,他们也跑前跑后,帮忙具体张罗。(胡光华 林松金 詹展展 林向华;推广)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