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4月23日讯
连日来,“2018海峡乐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京、沪、闽、台、港、川、粤、陝、津、苏、浙、滇等地的等地的数十位音乐大家齐聚福建泉州,与福建音乐家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这一有意义的课。
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与泉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协办。
当天研讨会上,著名作曲家王世光以《长江交响曲》创作故事以及内涵等进行分享。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作曲家们就历届全国性音乐作品评奖(交响乐、民族器乐、室内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谈。期间,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中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与福建音乐家就“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展开讨论。
“我们这次会议的学术目标,主要探讨如何让当代音乐创作更大程度地接续中华文脉、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饶文富告诉记者。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保留着以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是全国特色剧种
王世光说,泉州南音蕴含了很多古老文化,涉及多种乐器,以及祭拜仪式,所以可以在音乐、文词、乐器表演上,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熟悉南音,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基础。
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王珊告诉记者,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一个开放互动的音乐创作交流平台,碰撞出音乐创作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成果,共同推进音乐创作发展,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泉州师范学院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在国内外首创南音专业,构建本硕贯通的南音人才培养体系。音乐与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以南音办学为特色,做强南音特色学科,以点带面推动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发展建设,人才培养符合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战略需求。目前南音本、硕人才的培养在海内外高校独一无二,在南音人才培养、南音教育与研究、南音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周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