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星期日

将乐国有林场,60年演绎播绿故事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丁亚敏

30771524100134068.jpg

上世纪70年代郑林先、唐祖仁(左)在苗圃清点苗木

15831524100134084.jpg

将乐国有林场“杉木速生优质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研究与应用”成果

4月8日,唐祖仁站在将乐国有林场的金溪岸边,看两岸葱葱郁郁,内心感慨万千。  

这一天是福建将乐国有林场建场60周年的日子。作为将乐林场的退休老职工,唐祖仁见证了将乐国有林场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风云巨变。  

地处闽江上游金溪流域两岸、将乐县城区周边的将乐国有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营区面积达11.3万亩,森林总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7%,木材年生产量2万立方米。  

经过几代林场人的艰苦创业,将乐林场已成为福建重要的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经营示范、木材战略储备和林业科研推广基地。  

走进将乐林场,仿佛行走在绿色的林海之中。近年来,将乐县空气质量全优,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称号,将乐林场功不可没。  

将乐国有林场用60年的时间,演绎了一个荒山播绿的故事。  

创业艰辛,荒山变绿  

故事从60年前说起,那是将乐林场人不能忘怀的岁月。  

1958年4月8日,将乐林场成立,隶属于南平专区林业局。将乐县拨划出县城周围的5万亩林地,基本上都是宜种荒山。林场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是从部队转业的干部。根据荒山面积,规划了4个工区,同时作业。当时是边建场、边基建、边生产。工人有南平来的工厂民工、浙江来的退伍军人、长汀来的中学毕业生,还有大批临时工。林场初建时,几乎天天有新人来。1959年和1960年,林场职工最多时有900多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就在荒山,承担的任务就是绿化。1963年,福州市首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有108人来到将乐林场。他们中的许多人,始终坚持在林场,为林业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力量。  

唐祖仁1960年来到将乐林场。那时林场处于创业初期,生活和劳动条件都十分艰苦。没有房子,总场借用民房办公。而工人只能自己砍竹子、编草帘,搭草棚。那时无论干部、工人,睡的都是通铺。即便家属来场里探亲,也只能一起睡通铺,只是挂个蚊帐为界。草棚四面漏风,更难挡暴雨。一遇雨季,到处湿漉漉的,想找一块干一些的地方都没有。林场工人的劳动尤其辛苦,每天都要爬山,挥锄开荒、种树、培育幼林。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也有很多人吃不了苦就离开了,但大多数职工以能当一名国有林场工人为自豪。”唐祖仁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充满豪情。  

经过艰苦创业,国有林场渐渐改变困难局面并显现出自身优势。国有林的苗木在工人们的精心抚育下,茁壮生长,仅用3年即长到3米多高。放眼金溪两岸,一派郁郁葱葱。每个月,场里都要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同时把前些年失管的林地全都管起来。林场规定,每个工区的林子种下后要精心管理3年,3年后再开发新的荒山,再造林。  

将乐林场迎来了收获的时节,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绿装,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大幅度改善。  

荣誉见证着将乐林场的成长。近年来,将乐林场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佳林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色小康村”“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林业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获“省级十佳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  

创新改革,未来美好  

新时代,将乐林场的播绿故事掀开了新的一页。  

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正深入推进,将乐国有林场始终创新,通过改革不断注入新思维、新动力和新希望。  

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将乐林场确定为公益一类国有林场,并在2017年8月顺利完成林场改革工作。  

将乐林场实施事企分开,是福建省第一个将物业管理推向社会化的国有林场。在将乐林场,食堂炊事员、森林管护人员及营林生产、木材生产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实行社会服务购买。在木材产销管理方面,采用了定产定销模式,通过浙江大宗商品交易所平台,在网络上对伐区木材进行招投标,客户中标后,通过三明万众等劳务派遣公司组织劳力进行木材生产和销售。在岗位设置和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将乐林场大胆聘用年轻干部,目前仅“85后”的中层干部就有16人。在森林资源双增方面,积极发挥国有林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国有林场与周边乡村集体、林农开展合作造林、托管经营等模式,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林业及特色产业,实现合作共赢。  

走进将乐林场,北京林业大学南方林区(福建三明)综合实践基地的大楼赫然耸立。早在2010年,将乐林场便与北京林业大学开展场校合作,开展林下种植模式研究、基于林改的野生动植物生境保护技术研究等20多项研究课题。2011年起先后有11名院士、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000多人次到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和进行科学实验。  

从1973年成立科研小组开始,将乐林场始终坚持科技兴林。目前林场已建立了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和枫香种质资源库,现已发展成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种苗繁育推广示范和科研试验基地”,是福建省35个林木良种基地之一,2017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将乐林场承担着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专项一至五期课题、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研究。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是将乐林场下一步的重点。2016年,林场获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后,整合旅游资源,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健身康养为重点,规划梅花谷、闽台园、康养中心、主题公园、度假中心、深呼吸步道等项目,计划在5年内将金溪森林公园打造成以休闲、娱乐、康养、科教为主题的省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深呼吸公园。  

60年来,从营林、伐木到科研、旅游的多种经营,将乐林场早已今非昔比。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乐林场正在孕育新的希望。  

60年后的今天,将乐国有林场播绿的故事仍在继续。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