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4月26日讯 4月25日,在福建平潭举办的首届两岸国学论坛落幕,但这次两岸国学论坛所引发的国学潮流正顺势乘风而起。
位于平潭台湾创业园的“印象国学·创意雅集”现场,多个国学体验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印象国学·创意雅集现场
迄今,福建省首个国学VR体验馆落地平潭。据了解,VR技术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动作,通过对理想环境的模拟,让体验者在难辨真假的模拟环境中更加真实的体验国学文化。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分水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爱好者在讨论汉服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福州三山诗社也应邀参与本次首届两岸国学论坛。颜筋柳骨、行云流水、力透纸背的书法作品,令人啧啧称赞,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
书法爱好者在写毛笔字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宣纸上,融入作画者的情感,中国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国画爱好者在创作国画作品
主要产于福建福州的软木画是中国传统民间雕刻工艺品。其内容大多是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和花草虫鱼。工艺精巧、形态逼真,并且轻便、不变形、不脱胶、抗腐蚀,这些优点使得软木画被誉为福州工艺“三宝”之一。2008年,软木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软木画师傅在制作软木画
古琴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它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2006年,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爱好者在弹古琴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自宋末明初至同治年间,古筝已在福建各地长期流行着。
古筝爱好者在弹拨古筝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授王彦晖现场坐诊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围棋,在中国古代时被称为“弈”,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爱好者在对弈
创意雅集现场还有茶道、草编、太极、国医义诊、古典礼仪等国学体验引人入胜、春风化雨,来自海内外的体验者在平潭首届两岸国学论坛中感受国学文化,汲取精神力量。(胡光华 丁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