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星期四

福建诏安光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达三:凝心聚力谋发展 扶贫攻坚鼓人心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杨贵来

中国网海峡频道5月3日讯  “希望通过与乡村农民的共同努力,发展绿色乡村产业、兼顾乡村公益,促进乡村发展,从而打造百姓富裕、生态幽美、文化先进,留得住乡愁新农村。”这是福建漳州诏安官陂镇光坪村“第一书记”林达三的愿景。

因地制宜,发挥本村优势脱贫

一进村,林达三就开始摸底村里发展情况。

经过进村一个月来的调研和镇干部的了解,林达三了解到,官陂镇虽农产品丰富但少有加工产业发展,农民只是原始种植然后把成品卖给收购点,农产大部分利润被收购点加工产赚走。此外,有点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大部分抱着逃离乡村的心态选择外出就业。

乡村掏空,产业空虚,人才外流,村财靠补助,是林达三进村近一个月来最大的感受。

经考察周边乡镇及官陂镇领导鼓励发展本地产业信念的支持下,林达三觉得应以敢为人先、时不待我的精神推动创办一两个示范企业,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吸引人才返乡目的。“通过产业发展兼顾乡村公益。”这是达三书记对本村发展的定位。

林达三多次同村内走出去的大学生和外出经商青年、乡村农民反复探讨脱贫模式。林达三表示,乡村脱贫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现有资源,发挥本村优势进行脱贫。

青梅加工、林下养鸡养鸭、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光伏、茶叶……一时间,经过大伙的头脑风暴,瞄准了村里现有成熟产业,并朝这这个方向和思路推进。

筑巢引凤大学生返乡建造青梅厂

为了调动村民创业的积极性,经过多次走访,考察,动员,达三书记动员回了一批由光坪村走出去的院校毕业生团体以及外出经商青年,成立了诏安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并于1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这一批年轻人给乡村带来了新的气息和理念,也团结带领了众多村民一同致富。

以身作则,打开新篇。大丰田合作社成立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客户----达三书记,订单为30只家鸡,30盒鸡蛋。金额不多,意义重大这种预定模式,极大程度了鼓舞了广大村民的创业信心。

年后,林达三马不停蹄地与大丰田合作社就青梅加工、流通、林下养殖以及其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探讨与部署,最后决定先启动青梅腌制粗加工和林下养殖作为试点。

说干就干,起初,从选址、资金筹措、到建设施工,青梅厂建设可谓是困难重重 。“一定要克服困难,一定要赶在青梅收购季节完成青梅厂的建设,让百姓能及早增收” 在林达三不断鼓励下,相关工程人员克服困难,广大村民也积极参与投身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众青年也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到青梅厂的相关业务支持建设。


成立了诏安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并于1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jpg

成立了诏安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并于1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


青梅采收季节马上来临“青梅厂的正常开办与否不仅影响经济、而且影响整个乡村农民的发展的信心,甚至可能民心散去的话试点失败,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前功尽弃,今后要花几倍的时间重启村民信心。”林达三清楚地明白,青梅厂的建设成功与否,是改变光坪村未来的关键一环。

“达三书记经常下工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主动建立合作社工作群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经常和合作社骨干成员探讨到深夜两点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建设工地现场。”林达三的举动无不感动村里的每个人。

打响光坪村扶贫第一炮 青梅厂顺利投产未来可期

付出终会得到回报, 4月20日,大丰田合作社迎来了青梅厂建设成功并顺利投产。这标志着青梅厂从攻关建设厂区,转向抓生产经营,进入常态化运营。

大丰田合作社迎来了青梅厂建设成功并顺利投产.jpg

大丰田合作社迎来了青梅厂建设成功并顺利投产


青梅厂的顺利投产,使得经营管理团队信心满满,外出经商青年纷纷投资入股,给予大量的资金帮助。

“大丰田青梅厂是光坪村乃至诏安官陂镇较规模化的农业深加工项目。青梅厂的建设,不仅让百姓增收,也将促进官陂镇“青梅产业+”模式的打造,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诏安县官陂镇沈友祥书记说。(李永贵 江琳)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