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平(左一)向养兔户传授辨别母兔是否受孕的技术。
近日,又一批兔子要出栏,福安市松罗乡古厝村村民陆弟忙得不亦乐乎。陆弟原是计生贫困户,两年前,福建省正堃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帮扶陆弟一家,还安排他和妻子在公司打工,夫妻俩一年仅工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
正堃成立于2005年,由王丽希三姐妹合作创办,主营獭兔种兔繁育,在松罗乡建有大型兔场13座、有机肥料车间6000平方米,还办起了农旅结合的兔女郎山庄。
返乡创业多年,王丽希发现农户发展生产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或是缺项目、缺资金,或是缺劳力、缺技术。而且,大部分家庭生产方式单一、经营模式简单,抗风险能力较差,导致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针对这些情况,王丽希三姐妹依托公司的成熟项目,精心制订支持农民增收计划。她们的建议,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2012年初,松罗乡首个农业扶贫项目计划“獭兔养殖精准扶贫方案”出台。
自2012年起,正堃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常年免费举办培训班,送技术、送材料、送兔笼,做好獭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保底价回收商品兔,确保参与獭兔养殖的农户实现增收。
“只要有土地,肯努力,我们的项目一定可以帮你致富。”王丽希的姐姐王丽平,是公司技术骨干,负责指导养殖技术。
正堃免费向每户贫困户发放一组种兔(10只母兔、2只公兔),按每年平均产胎数量和成活率计算,可出栏商品兔350只左右,扣除饲草等成本,每户可获纯利1.2万多元。
村民钟成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正堃带动下,建立自己的养兔基地,种兔由正堃免费提供,产出兔崽按每只70元保底价由正堃回收。
“一些菜叶水分比较大,兔子吃了会拉肚,你要多注意。”前不久王丽平带着技术员,到钟成玉的养兔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公司帮助下,我家的母兔一共繁殖出60多只兔崽。我是残疾人,出门找工难,现在学会养兔,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钟成玉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随着养兔产业不断壮大,王丽希继续做足“兔文章”,在松罗乡柳溪村办起了占地1000亩的兔女郎山庄,打造兔文化生态主题园,形成集饲料加工、养殖、餐饮、兔文化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链。随着产业发展,正堃大量聘用种菜、种果、栽培“葡萄灵芝”(松罗乡种植约7000亩葡萄,正堃利用果农修剪下来的葡萄枝、葡萄叶,制作菌筒,栽培灵芝)的工人,吸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
松罗乡“獭兔养殖精准扶贫方案”,得到福安市计生、农业、残联等单位积极支持和推广。松罗乡有15名贫困母亲,她们利用“幸福工程”帮扶的30万元项目资金,直接入股兔女郎山庄。“这些贫困母亲还被安排在山庄就业,每人月工资收入2600多元,每年还可分红2000多元。”市计生协会副会长黄迎春说。
近年来,“獭兔养殖精准扶贫方案”让福安300多户农户受益,为他们增加收入900多万元。正堃还向周宁、寿宁、福鼎、霞浦以及浙江苍南等地贫困户免费发放1万多只种兔。正堃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农业创业示范基地”“福建省扶贫开发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