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星期四

福建调查总队持续推进遥感智能估产试点工作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雷炜华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估产测产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调查领域的最新尝试,也是现代农业调查方式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持续推进遥感智能估产试点工作。

统一思想,攻坚克难

从201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在全省33个国家粮食重点县全面布设农田环境监测站和手持速测仪,对福建主要粮食作物早稻、中稻和晚稻进行定期监测,通过获取稻谷生长关键生育期的各项长势参量指标,进而构建模型,对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智能估产。但由于工作量较大,以及对试点成果应用的不确定,个别地方有些思想情绪,总队通过对现代农业调查方法发展方向以及遥感测量技术应用趋势的分析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努力方向,要求全系统攻坚克难,持续推进调查方法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完善模型

2017年全省通过手持速测仪共采集到15000多条稻谷各生长生育期长势参量指标数据,年初以来与农林科研机构一道共同研究分析,在测量数据和实际产量数据之间反复进行模型校正,不断优化速测仪参数模型。目前,各试点县均在2018年数据采集周期前进行了模型更新,大部分县智能估产误差有望控制在2%以内;同时手机端APP也更新加入了播期、天气、品种等信息,避免由于播期及品种差异而产生测量误差。

立足实际,优化方案

根据福建稻谷生长布局和各粮食重点县的实际,在2017年试点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2018年试点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主要包括样本分布、数据采集期数和采集时点等,并制定2018年新的试点方案,从试点目的、试点范围、实验品种、数据采集、样本要求、观测流程、填报要求、数据比对和资料上报等九个方面明确了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进一步规范流程,保证试点取得成效。

统一要求,确保质量

为确保试点数据质量,总队于近期举办全省试点市县业务培训班,统一数据采集要求和具体做法。尤其针对上年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年方案与上年的不同点,进一步统一标准,明确要求。同时,在保证采集样本完整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要求各试点县要及时将获取的采集地块实际产量与智能估产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多渠道、多方法验证智能估产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陈晓兵)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