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宁德霞浦长沙村:库区移民村的“逆袭”之路

来源:东南网 编辑:雷炜华

图为长沙村中心街景。

图为长沙书苑。

东南网宁德5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宁德霞浦长沙移民村在当地名声日益响亮,曾经贫穷落后的库区移民村,如今不仅一举“逆袭”为漂亮新农村,还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过去环境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内现代化,家外脏乱差。”这是过去长沙村里流传的顺口溜。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长沙村,只见一排排两层或三层古朴风格的小楼依山而建,一座“议事亭”建在村委楼旁,三两村民坐在廊亭里听风闲谈,村里不仅干净整洁、绿树环绕,还有休闲娱乐的小广场、错落有致的现代农业园……

库区移民村何以“逆袭”为漂亮新农村?近年来,长沙村党支部牢固树立“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穿针引线靠党建”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扶贫先扶志”,推动移民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振兴。

党员带头示范

群众走上“致富路”

1972年和1991年,因霞浦最大的中型水库建设,历经2次移民,崇儒、柏洋160户612名群众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长沙村。如何让这些移民“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了当时长沙村党支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让移民群众能在长沙能站住脚、扎好根,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全村的宅基地、耕地、山林、滩涂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分配,把位于公路沿线最好的宅基地安排给移民建房,把最好的耕地、山林、滩涂分配给移民经营。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霞浦经济开发区扩大建设,长沙村60%农田被征用,大量移民因失地面临转型困惑。

“对于村民而言,最关心的无疑是收入问题。”如何带领群众转型走上增收致富路?村党支部在仔细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了养殖大弹涂鱼上。

但这一想法刚提出,就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原来,早些年,村里也曾大力推广对虾与青蟹养殖,但都相继失败。为此,村民们对养大弹涂鱼的想法并不支持。“还是不折腾这些没把握的事,万一失败了还要承担不小的损失。”

为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长沙村党支部书记俞云灿决定率先试养12亩大弹涂鱼。“自己先试水,干出成绩就有说服力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大弹涂鱼试养真的成功了。

于是,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长沙村开始了新一轮产业转型。村党支部和村民一起重新整合滩涂资源,开垦荒滩2000多亩,成立了长沙大弹涂鱼专业合作社,组织失地村民投资入股养殖经营,并将养殖经验传授给村民。

不仅如此,俞云灿还多次带头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技术帮扶;组织党员、致富能手与失地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36对,帮助30户困难户争取每户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解决了部分村民养殖资金缺口难题。

仅养殖大弹涂鱼,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当年就增加了6300元,长沙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弹涂鱼科技推广示范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大弹涂鱼科技示范基地。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