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发展生态旅游 酿出生态“新味道”

来源:东南网 编辑:雷炜华

东南网8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刘建波)

44岁的周道杰是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养蜂大户,管理着150多箱中华蜂。25岁那年,周道杰远赴广东创业,将自家超市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但3年前,周道杰回到家乡,当起了养蜂人。下党的生态巨变,是他返乡二次创业的动力所在。

“曾经,老百姓靠山吃山,不加节制地伐木谋生,以致部分山体光秃秃一片。”周道杰说,十余年间,下党的生态图景日新月异,绿色重新成为它的底色。在下党,生态农产品共享着名为“下乡的味道”的区域公共品牌。下党乡的绿水青山间,不断酝酿着新的“味道”。

下党乡的生态觉醒

在周道杰关于下党的年少记忆中,穷是最显著的标签:“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路陡,早年公路不通,到寿宁县城要走整整一天的山路。”直到1988年建乡时,下党乡仍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为谋生计,老百姓将目光瞄向了“祖宗山”。

上世纪90年代,寿宁县掀起了香菇、花菇培植热潮,而漫山遍野的阔叶林是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家家户户都上山砍伐木材,一部分打成木糠用作食用菌生长基质,一部分则用于蒸菇筒。”周道杰说,每生产1000袋香菇就需要耗费约1立方米的阔叶树,“很快,部分山体就像剃光头一样被剃光了。”

“除此以外,老百姓还将木材供应给当地木材加工厂、玩具厂。”寿宁县林业局副局长刘钦说。

为此,寿宁县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封山育林、防火林带建设、护林宣传。“以森林防火为例,我们将其纳入了乡镇绩效考核指标,并配套奖惩机制。”刘钦说,林地面积在11万亩以上的乡镇,若森林防火工作年度考评位列全县前三名,可分别获得5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而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则被确定为县级森林防火综合整治乡镇。

渐渐地,生态护林的理念成为下党乡民的共识。

2013年,40岁的王灿林从厦门回到下党老家。彼时,下党乱砍滥伐的状况已大为改善,但森林火灾依然是重大生态隐患,每年火烧山不下五六次。为守护绿水青山,王灿林联合22名青壮年,集资购买消防器械,向专业消防队取经,自发成立了下党乡义务消防队。

每天午间,王灿林便带领着义务消防员,与乡里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上山护林巡逻。让王灿林欣慰的是,几年下来,下党乡的森林火灾率降低了90%以上。来自寿宁县林业局资源站的数据显示,下党乡的森林覆盖率已从2007年的73.3%,攀升至如今的81%。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