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新时代工作推进机关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中国网海峡频道8月24日讯(苏涛 周晓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泉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上旗帜鲜明,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上始终不渝,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彰显担当,在联系代表服务群众上倾心用情,在推动人大事业发展上勇于创新,为保障和促进“五个泉州”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两个机关”作用,全力助推“五个泉州”建设,泉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会上还印发了《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发挥“两个机关”作用助力“五个泉州”建设的意见》。
在泉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各级党委及人大常委会立足当地实际,努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累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基层经验,涌现出一批典型做法。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还从“精、准、细、实、好”5个字入手,推动泉州人大的自身建设,加强新时代的人大工作。在人大工作上精通法律法规,精通经济社会等;地方立法要找准上位法,找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重大事项的提出前期调研要细、沟通要细、论证要细、议案要细、事项督促落实要细;监督的切入点要实、过程要实、查找问题要实等;以及人事决定权要用好:找好人、用好人、看好人、保障好。
精:自身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发挥代表作用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利于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威信和地位,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特点、优势和功效。”泉州市现有各级人大代表11400多名,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了解最深入、感受最直接。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陈万里表示,要注重提升代表能力,通过各种培训,切实为代表履职“淬火加钢”;要深化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组织安排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等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要加快建成“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力促通过线上线下“双翼”合力,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代表“真代善表”,成为群众与党和国家之间的“连心桥”。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把保障代表有效履职作为重点,在代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知政途径、参加会议等方面予以保障,下大气力、持之以恒督办代表议案、建议,努力激发代表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登记和考评制度,推进代表履职述职报告制度,运用好约谈、函询、劝辞、责令辞职、罢免等手段,鼓励和督促代表积极履职尽责,模范遵纪守法,切实当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国家权力的集体执行者、改革发展的模范引领者、法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