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9月9日讯 (周晓磊) 9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启动“9·8”金钥匙。泉州市委、市政府在投洽会期间,举办2018年泉州市外资专场招商推介会,泉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堃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情况、“泉州芯谷”规划建设情况以及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同时,泉州代表团还组织参加了福建省现代服务业专场对接会并举行小型推介活动。
泉州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被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8亿元,增长8.4%,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全省首位,跃居全国各大城市第21位,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基数最大的情况下,今年1-7月,GDP又增长8.6%,位居全省第一。
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中国网海峡频道记者对泉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堃进行了专访,围绕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推动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举措、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海丝泉州建设等方面问题,陈文堃进行了一一解答。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泉州展区布置特色鲜明,格外引人注意。今年,泉州市推出重点招商项目208个,总投资3532亿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港口)、社会事业(医院、学校、健康疗养等)、城市建设(城市片区改造、流域整治以及综合体等)、园区平台(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工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现代服务业(物流、商贸、旅游、文化创意、酒店等)项目。
“目前,泉州正在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赶超发展,致力打造‘12345’现代经济体系和‘54321’产业集群,努力担当高质量赶超发展主力军,力争到2020年GDP达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基本形成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三足鼎立格局,实现服务业占GDP比重超4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培育形成1个产值超5000亿元(纺纺鞋服)、1个产值超4000亿元(建材家居)、1个产值超3000亿元(石油化工)、1个产值超2000亿元(机械装备)和3个产值超1000亿元(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工艺制品)的产业集群。”陈文堃介绍说,本次招商项目前期工作基本达到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基本落实规划和用地等建设条件,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采用PPP、合资、独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建设。
泉州是海商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民办特区”之美誉,秉承“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特质,创造了“泉州模式”和“晋江经验”,先后获批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