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10月22日讯 为认真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日前,由中央、省、市级12家媒体组成的主题巡回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泉州,通过实地走访寻找“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亲身体验“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泉州“工业走廊”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激发区域活力,产业升级点亮转型篇章。在推动高质量实现赶超目标中,鲤城区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大力培育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推动火炬电子、七星电气等3家企业获得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不断破除现状发展困境,走出了老城区发展的新路径。
位于鲤城区的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薄膜新材料铜铟镓(CIGS)靶材,填补了国内的产业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有助于加快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产业化。
工作人员在展示充电背包
“薄膜电池组件厚度和纸张差不多,跟手机大企业新开发的柔性屏一样可以折弯。它也就可以‘贴’在好多地方作为电源,比如无人机、太阳能汽车、建筑物等;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却没注意到的共享单车后轮挡泥板,相关的开锁及GPS定位等,其电源就靠它。”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万捷博士介绍,公司主要负责靶材的生产,通过物理加工的方法,把高纯度的铜、铟、镓三种金属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过车床高精度加工成型。今年6月27日,泉州靶材中心已完成了首个靶材生产订单的交付出货。
据了解,今年1—8月,泉州市鲤城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4.16亿元,比增10.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工业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其中,纺织鞋服、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30.2亿元,比增11.6%。海天科技、鸿星尔克、铂阳精工等龙头企业支撑带动明显,产值超亿元企业75家,完成产值219.3亿元,比增14.7%。
今后鲤城区将狠抓重点任务的引领带动,加快实施主导产业提升行动、新动能引领行动、创新能力突破行动、城市能级跃升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生态+”优先行动、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步伐。
第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精。洛江区坚持工业立区战略,形成了沿万虹路20公里的“工业走廊”,省级洛江经济开发区已完成开发1.2万多亩,吸引近千家优质企业入驻。近年来,洛江区致力推进占地8000多亩、总投资25.2亿元的省级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拓展优质产业发展空间,智能装备和新材料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以该区的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9项,拥有国家专利48项。近年来公司相继搭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目前,公司的研发与生产实力已跻身于国内品牌十强,多种产品在国内涂料运用领域占有领先地位,被业界誉为“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涂装整体解决方案的涂料专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洛江区智能装备产业已连续多年实现增长20%以上。今年1—9月,洛江区智能装备行业产值77.67亿元,同比增长29.8%。此外,洛江区的石墨烯行业发展迅速,成立了石墨烯研究院,牵头制定2项国家石墨烯涂料团体标准,引进久信科技石墨烯研发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