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南安团市委:打出党旗当义工 走出党建新模式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雷炜华

中国网海峡频道10月24日讯 只要你坚持做下去,别人就会对你改变看法。”深夜10点,南安团市委的党员干部小林用微信跟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青少年小张聊着。很快,小张回复“嗯,谢谢你一直在鞭策我”。小林这才放下手机,结束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在南安团市委,像小林这样的党员干部有不少。平常是团委干部;拿起手机或下班后是社工,微信沟通、上门辅导重点青少年人群;而周末则是一个志愿者,与青少年志愿团队开展活动。集党员、社工、志愿者三种身份于一身,正是南安团市委在将党员力量融入服务重点青少年群体社会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党员+社工+志愿者”党建工作模式。

“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通过多角色和借力,让有限的党员力量,发挥出几何倍数的能量,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安是全省重点青少年群体社会工作项目试点地区,这里人口分布广、青少年群体情况复杂。困难当前,南安团市委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探索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依托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了团市委党员义工服务队。党员通过“青年之声”、微信、QQ等与重点青少年群体联系,线上设置话题、引导讨论,常态化沟通,形成稳定联系。同时灵活开展如读书会、课业辅导等百场线下活动,深受欢迎。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专业的事专业的人来做。南安团市委在自主开展基础上,引入专业社工组织,联合运作成立团属致和社工机构,借助其成熟做法和丰富经验,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各类专业优质服务。同时也加强培训,将党员义工、志愿者培养为专业社工,提升服务技能。

2016年至今,已联合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区活动工作36场,小组活动11个;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建档223个,开展个案服务68个,转化率达90%以上。此外,南安还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购买单个服务项目予以补充薄弱环境、加强服务中心工人作。 提升党员义工活动质量还有只“拦路虎”——覆盖面小,服务项目少。怎么破?就此,南安团市委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支部负责政策制订、资源配置、督促检查等工作,具体工作由社工指导志愿者组织展开,同时将志愿者培训纳入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计划。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又提高志愿服务的精准性,有力引导了全市37支新社会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1.7万多名志愿者持续规范化、常态化地开展活动,并形成多支专业型志愿者服务队。

三年来,在“党员+社工+志愿者”模式下联动开展服务成效显著,帮扶了一大批青少年,也让党员团干部接了地气、改了作风、强了服务。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项目也凭借显著成效, 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获得该项目支持的县级团委。(周晓磊)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