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11月22日讯 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2010年3月至2018年11月的九年间,全省农技远程培训已惠及915万人次农民。农技远程培训信息传播工作的改革创新,有效破解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素质,力助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8月23日,廖汝玉(右一)在古田县果园讲授晚熟油柰新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九年来,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福建广电影视集团与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福建农林大学、各设区政府等单位密切合作,累计举办全省农技远程培训92期,邀请585位党内外专家授课,采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演示文稿和现场操作,传授农业、林业、渔业、农产加工、生态农业、经营管理、三农政策等领域的实用技术,介绍科技致富经验。
专家介绍,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网络系统,涉及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了全省1400多个乡镇视频双方互动会场、15300多个行政村单向直播会场,成为受众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技远程培训直播系统。2012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省政府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10月19日,省农科院柑桔专家包榕(左一)在屏南县向农民发放技术培训资料
2018年,为深化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改革,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单位会商,决定自加压力、主动创新,增加专家田间地头的视频培训课程,以增强培训技术的可操作性和科技传播对农民的吸引力。
这一年,全省农技远程培训聚焦福建千亿元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三产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技术需要,组织专家授课,现场解答各地农民提问,1月至11月已累计培训农民102万人次。
2018年11月,高级农艺师高允旺(左二)在顺昌县竹林现场讲授林下竹荪栽培技术
项目承担单位省农科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针对远程培训工作难题,实施党员示范岗,1至11月52人次党员参与年度课程征集、田间操作技术课程拍摄、课前演练指导、主会场直播等组织协调与技术服务,全年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拍摄实用技术视频课程16个,比2017年增加15%,其中省农科院专家田间讲授课程11个,授课的省农科院党员比上一年增加了7位。
党员专家廖汝玉到翠屏湖现场讲授晚熟油柰新品种“晚黄金”特性及栽培要点,课程直播后多位农民来电要求引种示范,建瓯市水源乡桃源村返乡创业农民张云波,种植晚熟油柰新品种“晚黄金”,带领乡亲走科技致富道路,成功连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还获得慈善基金会“大地之子——乡村发展带头人支持计划”连续三年的支持。
把课堂搬到田间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9年累计惠及农民900万人次,图为2012年12月4日在晋安区寿山乡葡萄园举办的现场直播
高级农艺师高允旺讲授竹荪栽培新技术,2018年带动顺昌县岚下乡农民张清娣、魏建生,种植林下竹荪20亩,创造年产值11.7万元,浦城县濠村农民钟双星大田种植竹荪5亩,年销售收入8.4万元。高允旺介绍,这项新技术已带动3000多户农民种植2万多亩,增创产值2.4亿元。
党员专家讲授的稻田彩绘关键技术、彩色油菜花栽培技术等远程培训课程,2018年在全省36个点1000多亩农田示范,地理信息技术与农耕文化的深度融合,裱在田园的艺术画廊,促进“浦城大米”、“河龙贡米”等品牌建设,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精准扶贫公益广告播出了浦城大米,《福建日报》“助村”栏目专版报道,福建“新闻启示录”制作两个专题片,受益农民面对记者讲述科技助力三产融合、精准脱贫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故事。
2017年1月17日,省农科院果树专家在福安市下白石镇果园现场讲授晚熟龙眼高接换种技术
据了解,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固定每个月10日上午9:00~11:00举办,通过福建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省农科院远程视频服务系统,进行现场直播,各期课程制作的流媒体课件,在福建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网站,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在线学习或下载应用。(省农科院 黄献光)
2016年11月11日,在屏南县举办锥栗冬季修剪技术现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