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记者从泉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泉州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立法计划(草案)》已经审定通过并向社会公开。据介绍,2019年立法计划(草案)包括8个立法项目,其中审议项目3个、预备项目5个。
2019年立法计划(草案)有两个亮点:一是3部审议项目全部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包括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露天烧烤管理、沿海沙滩保护管理等项目;二是在审议数量上,拟审议“一部长法两部短法”,打破以往“通过一部审议一部”的工作惯例。
“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重点,连续几年紧盯晋江“母亲河”、泉州最美海岸带等保护工作,综合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等法定职权,先后作出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加强全市流域水资源保护、依法推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决议决定37项,督办环保类代表建议480多个。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了《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于2018年1月1日正行施行,为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打下坚实基础。为贯彻落实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精神,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强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地方立法工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呼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需要,进一步凸显泉州城市滨海生态特色,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泉州。
在两部“短法”的考虑上,露天烧烤容易产生大量烟雾和浓度大大超标的可吸入颗粒物,同时还伴随固废污染、面源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对周边居民工作、生活和学习构成严重影响,加上露天烧烤摊流动性强、隐蔽性大,且经营时间多在夜晚,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顽疾,群众反映非常强烈;另外,沿海沙滩是泉州宝贵的海洋生态和旅游资源,也是滨海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当前沿海沙滩无序粗放开发利用,违法采砂、占滩经营、违章搭盖、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乱象突出,监管不到位问题凸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悉,通过立法为露天烧烤、沙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不仅是人民群众和代表的呼声,也是基层相关政府部门的呼吁。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江、洛阳江是泉州市重点流域,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总量扩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边治理边污染现象突出,通过立法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迫在眉睫。(周晓磊 陈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