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 泉州市人大代表谈民生诉民情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雷炜华

中国网海峡频道1月11日讯(周晓磊 俞雪)7日,泉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泉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8日,泉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也拉开帷幕,泉州市长王永礼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王永礼在报告中不仅提交了一份2018年的泉州“成绩单”,更描绘了2019年泉州市的发展蓝图。而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传话筒”,更是带着全市人民的嘱托,承载着各界群众的期盼。

中国网海峡频道特别邀请泉州市人大代表做客两会访谈室。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泉州两会期间的关键时期,听他们说出人民的心声。

TIM图片20190115155930 副本.jpg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人大代表、泉州市人大代表、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党委书记吴金笔

吴金笔针对乡村幼儿园面临的师资问题提出了建议。他提出,以资格认证和乡村教育的“双积分”作为考察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指标,利用“积分制”将教育人才引进乡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编制等考试,更要注重对于乡村教育的实践。提高乡村教育水平的同时,也能为社会选拔出更加优秀、有想法、有激情的人才。今年的泉州人大会议上,吴金笔在科技人才方面建议,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科技人才编制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科技人才‘编制池’制度。从市县两级的事业编制中统筹出一部分专用编制,用于企业引进科技人才;二是探索事业编制下放民营企业制度,将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下放给优秀的民营企业、私立院校,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为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坚定不移地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吴金笔认为应该用“规划”的“线”来把泉州历史文化遗迹这些“珍珠”串起来。他提出泉州市尽快实施海丝文化遗产“旅游圈”战略的建议,成立跨部门、跨县市的“泉州海丝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协作委员会”,设立“泉州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基金”,并对全市各主要文化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景观设计、人员服务等进行全面升级。

吴金笔所关注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同样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被打上“落后”标签的农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建立了乡村图书馆、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

陈翔 副本.jpg

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新阶联会长、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校长陈翔

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被最广泛运用的便是经济领域,泉州市人大代表陈翔认为知识同样需要共享。

陈翔今年的建议是在社区内建设“家长学校”,他认为除了学生以外,家长同样需要教育。他建议教育家长的任务应该社会化、社区化。以街道、乡镇、县区和教育局牵头,以社区、居委会为主要抓手和承办点。通过开展社区内家长的知识交流活动,逐步形成学习型社区,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达到知识共享的良性互动。

而作为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的校长,陈翔认为,对于武术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泉州应当有着明确的定位和推广方式。如以国际邀请赛的形式,汇聚业内大量人才来泉州交流,并形成裂变式口碑传播,从而打响泉州的传统文化品牌。像“名片”一样,推广的方式即为一种载体,名片上的内容,便是泉州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

潘瑞意 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安市官桥镇人大主席.jpg

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安市官桥镇人大主席潘瑞意

潘瑞意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两会围绕着“民声”“民主”和“民生”展开。

民声,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人大代表所提出建议的重视,在议程安排中的讨论十分严谨。两会更加重视会议前的调研,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听取人民的心声。民主,体现在各级政府的民主意识有着大幅度提高,各项政策的出台都需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民生,体现在各级工作都围绕民生问题展开,代表所提出的建议大部分是关乎到民生问题,切实地为民办实事。

潘瑞意在今年的其中一项建议就是关于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发出心声,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目标任务。

在乡村振兴方面,潘瑞意认为,要利用量化、绿化、排水、排污的市政化标准来建设乡村。他提出,要做好乡村道路的拓宽和提标,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农村公路“单改双”;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每村每年至少建一座厕所,同时要同步拆除农村旱厕;每个村要建立一个公园,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场所;要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力度。一改改革开放初期“脏、乱、差”的印象,潘瑞意希望可以通过这四项建议来推进美丽乡村。

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安市梅山镇科技副镇长陈永焕.jpg

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安市梅山镇科技副镇长陈永焕

陈永焕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

陈永焕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可以说是成果来之不易、前景振奋人心。”他表示,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且举世瞩目。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成果也是实实在在,可观可感的。能取得现阶段的成绩,离不开人民群众,也能更好地受益于群众。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前景振奋人心。泉州“向海向湾”的城市发展定位十分准确,故打响“泉州海丝文化”品牌显得尤为关键。陈永焕两年来提交了《关于做强水经济水文化再展海丝雄风的建议》、《关于加快打响“海丝”文化品牌的建议》、《关于将李贽树立为海丝文化标志性人物和讲好泉州海丝文化代言人的建议》三件立足于泉州发展“海丝”文化的建议,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海丝”建设大局。

而今年两会,陈永焕提出了《关于积极争取将泉州市列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试点地区》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大背景来源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陈永焕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主要是:人、财、物。人,即农民要做什么、怎么做,政府要如何引导农民参与其中;财,即钱怎么来,财政资金如何发挥撬动作用;物,即土地等资源如何激活。只有将这三点合理的解决,才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