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星期五

龙岩在深圳开展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中国网海峡频道3月25日讯 春暖花开的季节,孕育着希望。

观念思维的交流,凝聚成力量。

阳春三月,百绿吐新。充满魅力的创新活力之城——深圳。龙岩市百名干部“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11日在深圳市委党校开班。

一场龙岩前所未有的“十个专题”千名干部异地大培训同时拉开序幕。十个专题,千名干部,前沿的学习、现场的调研、思想的碰撞、细致的思考,目的只一个:那就是“创新理念,提升能力,促进发展”。

从老区到特区

带着责任与使命

龙岩正处于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只有加快发展全力提速,才能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才能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快速前进的队伍中不掉队。市委书记许维泽多次指出,龙岩的干部要通过培训“创新理念、提升能力、促进发展”,强化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领导能力等,让老区在新时代展现新面貌,体现新担当,创造新业绩。市委市政府因时应势,决定组织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赴异地举办“十个专题”培训。分“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暨优质服务审批”“乡村振兴暨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题,每个专题100人左右,分别前往深圳、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和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开展系列专题培训。

首期“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安排在深圳举办,主要内容是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领导干部及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业务骨干的履职能力。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责任单位认真实施,班级创新管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魏东率队赴深圳开展实地调研,对培训目的、课程安排以及现场教学地点选择等作出具体指导,并要求务必求真、求实、求效。

这是一个向改革开放致敬、向沿海学习的具体行动,是一个干部集结令、发展冲锋号,是一个向着“创新升级”梦想奔跑的奋斗启程。

带着责任与使命出发,首期参训学员10日齐聚深圳。当晚,百名学员分成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政策、湾区融合、园区建设、企业管理六个组,立即召开班会、组会讨论,明确任务。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习期间,全体学员严格学习纪律,白天听取讲座、现场调研,晚上分组讨论,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格外紧凑,为的是能多听一些讲座,多看一些企业,多学一点知识,多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多提出切合龙岩发展的咨政建议意见......“沐浴在特区的春日阳光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活力、创新气息,感慨于特区一日千里的发展势头,让我们来自老区的干部心中充满了紧迫感和高质量发展奔跑追赶的压力。”蔡东阳学员充满激情地如是说。杨林栋学员认为:“来到深圳,真正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现代、创新气息浓厚,特区精神引领特区发展,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发展理念,敢闯敢干的解放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学习。”林文俊学员感慨表示:“鹏城风正举,催我奋发学!在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关键时期,举办“千名干部大培训”正当其时、很有必要。我无比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华逸龙学员说,参加深圳培训班最大的感受就时强调知行合一,回去后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推动工作的动力。

从课堂到现场

深入学习与思考

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六天学习时间,全体学员聚焦深圳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等内容,认真听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深圳人才工作实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发展转型实践与启示、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等专题讲座,深入中兴、华为、华大、雅昌、行政服务大厅、人才公园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大家无不为深圳“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无不为深圳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惊叹。小组会上,学员争着发言;听课时,与老师热烈互动;房间里,认真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每个小组还分主题撰写咨政报告。

真知灼见在交流碰撞中迸发

新理念新思路在学习调研中形成

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新实践。重大机遇面前,我们怎么主动融入?学员们通过听取专家教授的讲解以及现场实地考察,结合各自平时工作经历和体会,纷纷道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袁伟天学员认为,龙岩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首先思想观念要融入,要有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要有奋发创业、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要把我市的优势融入融透,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内生动力。傅建芬学员说:“我带着问题、带着革命老区的精神过来,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和活力;领略了深圳的勇立潮头精神、引才爱才诚意。”梁秀平学员表示,我们要紧紧抓住,牢牢把握,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从“工作理念、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才交流、部门合作”等五个方面融入大湾区发展。伍海华学员建议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发展大战略,充分利用深圳、广州、珠海等重要合作平台,探索龙岩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两地人才、物资、信息便捷有序流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探索差异化优势路径,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创新发展没有坦途,要有迂回前进的心理准备。”“深圳每一个成功企业,都有一个创新故事。”“要找到产业链条中影响产业创新突破的关键瓶颈”……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赢得学员阵阵掌声。张锋学员说,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源、交通、生态、政策及发展空间等比较优势,主动精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培育做大龙岩市特色产业集群;要重新梳理现有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加大精准招商力度。蓝富雁学员在讨论发言时说,学习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彻底解放思想;坚持效率就是生命,营造良好环境;坚持人才就是未来,凝聚发展合力,坚持创新就是动力,激发发展活力。修人坤学员认为,深圳一直发展很快,但他们始终不满足、不松懈,一直在创新、在拼搏。深圳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时刻紧抓不放。林宝东学员建议,要完善容错机制,鼓励大胆闯,大胆试;要加强校企合作;要强化择商意识。沈显锋学员说,深圳市政府提倡不做“保姆型”政府,放手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门类之多、支持资金之实、落实力度之大,均居全国前列,对市场经济的遵循值得龙岩学习。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GDP比重超过4%。走进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深圳人才公园,“创新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石刻,星光柱上刻着30位为深圳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名字……无不让人深深感到厚植在深圳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陈健学员认为,深圳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放在第一战略的重要位置,在谋划上下真功夫,在投入上动真格,在政策上勇于突破。同时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服务环境建设。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借鉴。王传龙学员在个人心得体会中建议,学习深圳重视人才的经验,龙岩要结合实际,完善细化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和相关文件;要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招才引智”;要搭建平台,努力创造一个能让人才全面施展才华的创业氛围;要强化保障,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保障制度。李小飞学员说,龙岩要学习深圳“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和集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强市战略。陈学东学员告诉记者,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重点要把握好“引”“用”“留”三个字,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这才是关键。戴通财学员在他的个人学习小结时谈到,在人才管理方面,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激活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从特区回老区

充满激情与力量

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深圳靠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实干作风。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共识形成,理念创新,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的动能。

扬共识之旗,擂实干之鼓。六天时间,学思践悟,创新理念,增长才干,全体学员激情四溢。结业式上,自主创新组组长詹湖强、人才政策组组长徐峰、湾区融合组组长严炳坤、园区建设组组长张继光、企业管理组组长张翔华分别代表各组汇报学习情况,结合深圳发展与龙岩实际,谈学习体会,提建议意见——

自主创新组认为,结合龙岩实际,我们要突出机制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突出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第一动力”作用;突出以人为本,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发挥人才作用;突出改革开放,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人才政策组认为,深圳人才工作有六个特点,即人才理念谋先,政策体系务实精准,实现法制化保障,实施财政投入全面保障,实践以政府为导向、市场为主体模式,营造了尊人才、敬人才的人才环境。比对深圳经验,提出了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导向“三个转变”,坚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工作机制、投入方式“三个完善”,实施大学生回归创业、本土人才提升培育、人才保障“三大工程”的“三个三”工作建议。

湾区融合组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溢出效应、辐射效应巨大。龙岩与大湾区地缘相近、文缘相似、商缘相通,具有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还有好山好水好空气。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对于龙岩“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布局,打造龙岩产业升级版,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园区建设组建议,龙岩要注重产业集群化发展。各产业园区应明确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应产业,精准承接产业甚至产业链条转移。人才政策要更多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应加大产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从而增强产业园区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管理组认为,深圳市三次产业转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转型、持续升级的过程,而深圳市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持续的创新。并提出突出主业,做大做强我市国有企业;突出转型和创新;深化国企改革,不断激发活力等建议。

结业式上,产业升级组组长蓝东代表全体学员进行学习总结,他说,几天的学习,深深感受到闽西老区与深圳特区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差距,更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有越拉越大的趋势,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行百里者半九十。首期培训已经结束,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一起面对困难问题迎难而上,做一名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一位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成为龙岩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一群追梦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首期专题培训班的百名学员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正满腔热情地在推动龙岩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奋斗……(王仰华 高营光 刘永政)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