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星期五

泉州洛江:紧抓“强基促稳” 夯实发展根基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以《洛江区“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方案》为路线图,重点实施11个专项行动,明确具体工作目标、责任单位、节点要求;创新开展“红色动力工程”“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三底保障’”“‘夜访夜谈’大排查”等行动,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泉州市洛江区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并设立组织、维稳、民生、纪检4个专项组,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推进、督查考评、激励调动等4项工作机制,倒逼各项任务高效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带队深入镇、村调研,一线听意见、找问题、查不足,督导工作落实。

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按照“全年有热度、阶段有高潮、节点有考评、成效有激励”原则,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策划生成两批23个重点行动项目,涉及社会治理、组织建设等,确保面上全铺开、点上有突破,力促“强基促稳”取得明显成效。

抓基层强基础

洛江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影响力和治理力,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推动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离不开“领头羊”。洛江区注重把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对象选进班子,新一届班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0.3%,新当选的村主干中经济能人52人;打造10个异地挂职锻炼基地村,定期开展挂职锻炼,有效提高村(社区)主干履职能力;创新实施“红色动力工程”,打造“红色氧吧”“红色立方”等特色“三会一课”实践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凝聚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

“头雁”领飞促振兴。洛江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的引领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探索推广“组团党建+”“党建+旅游”等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载体,22名农村党员领办15个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类型的发展模式,2018年全区86个村(社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15.75万元,较2016年增长47%,提前1年全面消除“空壳村”,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洛江区在总结推广“让群众做群众工作”机制的同时,建立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红色乡贤参事会工作模式,目前已成立14家乡贤参事会,乡贤参事议事近60项;在马甲镇试点打造“同心圆”区域化党建新模式,构建区域联动、乡村振兴、慈善公益、校企村合作、文旅发展等5个党建“同心圆”,推动镇、村发展和治理取得新成效,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罗溪镇末梢治理党建同心圆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加强乡村治理工作会议20个典型案例,通过村、企党支部共建助推乡村振兴,既增加薄弱村集体收入又调动群众积极性,为群众增实惠,带动农村产业振兴。

抓民生解民忧

洛江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察民情、听民声、解民意、畅民心,夯实维护基层稳定的群众基础。

聚焦民生痛点 解群众所难

洛江区全面梳理解决群众最烦心、最牵挂的重难点问题。针对上“好学校”难的问题,持续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两项督导”通过省市验收,推进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区实小第二校区、外国语学校洛江校区、闽南师范大学洛江附属小学、马甲第二中心幼儿园等一批优质学校新建、扩建,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针对看“好医院”难的问题,区医院与市第一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启动建设总投资近9000万元的区妇幼疾控综合业务用房大楼,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新建,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目标。

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道路建设、老旧小区、城市品位等问题,深化“城市双修”和“XIN”行动,打通万荣街、阳江路等一批城市断头路,推进城区道路“白改黑”,全面整治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一批旧小区,完成安吉路(洛江段)等4个重要景观节点改造;新建一批农村公厕和旅游公厕,67个行政村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焦民意诉求 想群众所想

洛江区从5月份起实施为期2个月、每周集中2个晚上的“夜访夜谈”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全面收集、梳理研判群众的意见建议、诉求事项、急需解决问题。在马甲镇试点推行“周一服务日”工作模式,每周一挂村干部到各村参加村“两委”会议,开展“服务日”工作,累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15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聚焦问题化解 急群众所急

洛江区在全省首创公调、诉调、检调对接联动的“三位一体”交通事故和谐调解模式,并将保险协会、理赔仲裁庭引入,提升至“3+2”调解工作新模式,累计受理交通事故案件51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45%。全面推行“网格化+调解”工作模式,建立调委会126个,实现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全覆盖,今年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42件,调解成功率达99.12%。实现全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2018年以来已试点培育2批1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示范点,打造了具有农村法治文化特色的示范典型,累计接受群众咨询近千余次,参与调解纠纷50多件,承办法律援助68件。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