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星期五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6月21日,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作为全国首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福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迈出坚实一步。

福建电力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发电侧方面,已形成火电、核电为主,水电、风电、热电等多源参与的结构,参与电源种类为全国第一。用户侧方面,已放宽至电压等级10千伏、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部分试点园区和四大行业用户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符合要求通过公示取得市场主体资格的售电公司已有88家,其中42家售电公司已进入市场开展交易且运行良好。

电力市场分为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前者主要开展年、月和多日的电量交易以规避风险、稳定供应;后者主要开展日前、日内和实时电量交易,能在发用电实时平衡、发现价格信号、帮助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无现货不市场”,电力现货是电力直接交易、市场定价的关键改革,而省级现货市场则是电力市场“拼图”中的关键一块,因此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据了解,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切实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贯彻中发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精神,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现有福建电力市场建设基础上,密切结合福建省清洁能源占比高的实际情况,从解决当前存在的核电消纳和电网调峰困难,以及今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平衡等问题出发,借鉴国外现货市场建设经验,开展符合福建省“省情”、“网情”的现货市场建设,陆续形成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现货市场,实现从年、月、周等中长期交易到日前、实时等现货交易的全周期覆盖,交易品种涵盖电能量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福建省清洁和低碳能源消纳,保障经济社会、电力工业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统筹规划、分阶段设计方案,先开展发电侧现货市场建设,条件具备后再引入用户侧市场,逐步建立发电侧和用户侧同时参与、传导衔接的现货市场交易。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2021年),市场主体包括福建省调直调及许可的发电企业,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等;后期条件具备后,适机引入符合条件的售电公司和批发用户。第二阶段(2022年起),市场主体包括省调直调及许可的发电企业、具备条件的售电公司和批发用户、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等。目前推进的第一阶段建设,旨在完善中长期市场,开展与现货市场相匹配的中长期电力交易,引导双边交易承担电力平衡责任;探索引进符合条件的用户和售电公司参与现货市场,为第二阶段市场建设打好基础。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标志着福建省电力体制改革提升到新高度。实际上,早在之前,福建就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作为国家首批纳入直接交易试点的6个省份之一,2010年福建首次开展电力直接交易以来,直接交易规模大幅增长,至2017年,累计完成直接交易电量906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长54.3%。2018年,全省共有61家电厂、37家售电公司、1012家用户参与交易,共完成交易电量约550亿千瓦时、增长约45%,交易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24%、工业用电量37%;全年降低相关企业用电成本约18亿元左右。

2016年8月,福建在华东地区率先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福建省三批次共14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实现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设区市全覆盖。

2017年11月,福建省成为全国首家投运的省级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市场。2018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费用达到4.04亿元,有效激发了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积极性。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投入试运行后,将对市场规模、主体行为、交易机制等开展充分模拟测试,并根据模拟测试结果完善现货市场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现货市场方案和规则,并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市场建设。(陈舒平 林丽平)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