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专家组在闽赣交界仁厚村受灾稻田,向农民介绍灾后防控病虫害的农药使用要点
中国网海峡频道7月17日讯 (李永贵 通讯员 黄献光)7月11日至1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省科技服务团与光泽县政府,联合组建党员科技特派员专家组,奔赴洪涝灾害袭击的5个乡镇11个行政村,开展志愿服务,指导科技抗灾恢复生产,践行科技为民使命,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7月3日以来,受强对流恶劣天气持续影响,武夷腹地的光泽县遭遇强降雨袭击,7日至8日,引发洪涝灾害,部分道路受阻,农田被淹。灾情发生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立即行动,驻点光泽的党员科技特派员与县农口专家一起,到现场了解灾情,院里组织多学科专家会商,提出灾后补救恢复生产科技对策,通过科特派员工作站或示范基地多个微信群,迅速向受灾农民发送抗灾技术要点。
7月11日中午至12日下午,党员专家组到光泽县农资店了解抗灾农药化肥储备,会商灾后使用方案,随后到鸾凤乡黄溪村,止马镇止马村、岛石村、仁厚村,寨里镇桃林村、山头村、桥湾村、大青村,崇仁乡崇仁村、共青村,华桥乡增坊村的田间地头,调查评估蔬菜、水稻、稻花鱼、水果、中材的灾害影响,会商病虫害流行趋势,提出抗灾补救和科学用药施肥措施,发放抗灾技术资料,现场指导农民操作,向闽赣边界的仁厚村和山头村,赠送部分抗灾农药化肥。
7月11日上午在光泽县止马村优质稻示范示范田剥查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为促进受灾农民科学抗灾恢复生产,党员专家组在受灾田间,现场拍摄水稻、蔬菜等灾后补救技术的视频短片,通过全省农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公众微信号等信息化平台向农民推送。
党员专家组强调,暴雨洪灾过后农业抗灾补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抢排田间积水,及时清淤扶苗、清洗叶片,落实蔬菜、水果、中药材的清园措施;二是按照“早、少、平衡”原则,补施灾后恢复肥;三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关注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适时统防统治,切实减轻危害。四是院县乡村密切协作,培养村一级农业生产现场技术员,保障新技术示范推广落地生根。
在黄溪村,专家组建议立即购买抗真菌农药,做好芋头疫病防控,剥离受淹苦瓜种苗粘连叶片,抓紧补育部分种苗。在仁厚村,专家组要求注意防控魔鬼辣椒和优质西瓜病害,补施灾后恢复肥。在仁厚村、桥湾村的稻花鱼养殖基地,专家组建议抓紧排水晒田、修复水毁沟渠、清除洪灾杂物,适时投放鱼苗,尽快恢复生产,确保9月下旬直销永辉集团福州门店生态稻花鱼的供应。
在止马村、岛石村、仁厚村、山头村等地,专家组强调要注意防控二化螟、稻瘟病、细条病、稻曲病和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做好优质水稻、特种稻、彩绘稻等新品种的示范、观察记载、测产验收工作,筛选后备的当家良种,提早订购冬种绿肥紫云英和油菜花的种子,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措施,助力山头村富硒生态大米品牌建设。
7月12日上午党员专家在光泽县桃林村调查受淹火龙果的根系损害情况,指导科技抗灾
在桃林村,专家组建议开展受淹火龙果灌根防腐试验,抓紧排放靠近河岸的一年生火龙果大棚积水,遇太阳天及时铺开遮阳网,防止升温过快不利火龙果毛细根系恢复生长活力。
7月13日,在做好连日现场抗灾技术指导基础上,县林业局、县科协、承天农林科技公司、省专家服务团、省农科院南平分院,联合举办光泽县中药材资源与种植技术培训交流会,吸引各乡镇村近100位农民参加,全力为光泽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