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福建古琴制作技艺培训班在福州圆满结束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blob.png

中国网海峡频道8月2日讯(周晓磊) 为进一步提高非遗保护水平,推进非遗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本次研培计划有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研修班、福建古琴制作技艺培训班、福建传统戏曲(闽剧)培训班三个研修班。

其中,来自16个省市的40位学员日前齐聚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他们在近20名专家老师的指导下,于今天圆满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古琴制作技艺培训。

blob.png

记者了解到,该技艺培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中第一个古琴制作技艺培训项目。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于2010年在茶文化专业开设古琴课程,进行古琴与茶文化融合的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取得成效。2012年4月,学校成立了古琴艺术研究中心。2018年开设古琴专业,每届招收30余名大专学生,分别学习古琴演奏和古琴斫制。此外,学校于2015年被原文化部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院校,已经举办了15期的非遗培训班,为我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研修班的主要特点有:(1)学员覆盖面广。此次研修班学员是面向全国招生,并采取相关单位推荐,培训单位遴选。同时学员需有多年的相关从业经验,并需提供古琴演奏和古琴制作视频等等,条件十分严格。(2)教学内容多样性。(3)师资队伍强大。培训期间邀请了近20名的专家学者为学员们进行授课指导。这其中包含了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龚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马维衡和古琴斫制修复专家裴金宝等专家学者。在培训期间,学院诚挚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龚一老师为名誉教授。(4)教授中传统与创新结合。比如,在古琴制作环节中,活用各种材料、技法、槽腹等,传统做法与创新做法互相对照,促进学员的认知和理解。

本次办班授课在福建引起良好反响,使得学员获益极大,感慨颇深。培训期间,有省内多个主管部门负责人前来旁听参观,也有外省同级单位负责人来旁听、学习,更有知名专家慕名空降交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blob.png

据介绍,培训结束后,该学院将对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颁发的全国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陆长超告诉记者,这本结业证书可作为申请非遗传承人的条件之一,也希望可以通过培训为古琴制作技艺培养非遗人才,让“非遗”真正达到活态传承。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